一人道:“一来是寻将军踪迹,二来是替杨将军传一句话给将军。”
王猛道:“是什么话?”
一人道:“杨将军说:“陛下已赦免李俨,派我等率军前来相救,请将军权且驻军原地,待与我军相会,再一齐赶往枹罕。””
王猛闻言,不禁一惊,问道:“陛下赦免李俨?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一人道:“就在数日之前,李俨派人前往长安谢罪,且请陛下派兵相救。”
王猛闻言,不禁觉得有些好笑,他这几日才攻下了李俨两座城池,而现在却要派兵去救李俨,化敌为友,这变化也太快了些吧。
王猛道:“既然如此,请四位回去告诉杨将军,王某就在侯和等他。”
四人道:“小的明白。”
王猛道:“如今天色已晚,想来四位为了找我,已是一路奔波,不如暂且歇息一夜,等明日再行。”
四人道:“是。”
王猛道:“来人,将这四位兄弟待下去歇息,给他们准备个舒适的房间。”
不一会儿,那四人便随着王猛叫进来的士兵下去了,王猛对李化道:“还好现在只是攻下了两座城,不然还不知道要白白损失多少兵马!”
李化道:“这李俨派人请罪,倒是让人没想到。但是现在李俨被围在枹罕城中,张天锡数万之众屯于城外,我军要救枹罕,就必然与凉军交锋,到时两家相争,李俨得利,恐其复叛。不如仍然派兵拿下李俨所辖之城,然后再救枹罕。”
王猛道:“师兄所虑甚是,不过既然陛下已有明旨,以往不知,兴攻城之举,尚可以说通,但现在知道了,再一路攻城,恐怕为人诟病,实不可取。若是凉州兵退之后,李俨反悔,我虽疲弊,亦可拿下枹罕。”
李化道:“师弟说得也是。”
第二日,待那四人走后,苻坚派来送信的使者也到了。
见到王猛,埋怨道:“本以为将军尚在略阳,下官日夜兼程赶去,他们又说将军离开略阳往西走了。后来好不容易到了白石,又说将军在侯和,可真
是让下官好找。”
这其实也没有办法,交通不便,王猛也没有必要每到一地,便上书奏报,所以那使者才找得这么辛苦。
王猛问道:“不知上使前来,所为何事?”
那使者拿出圣旨,将苻坚命他就地驻军,等待杨安他们的事当众宣读,然后说道:“陛下这次还特地嘱咐,让将军旋师的时候,一定要将李俨带回长安。”
王猛闻言,心想原来陛下也并不放心李俨,所以才会让他将李俨带回长安。
王猛道:“请上使回禀陛下,臣一定不负所托。”
那使者道:“既如此,下官还要赶回长安复命,就不打扰将军了,告辞。”
王猛道:“我送上使。”
那使者知道王猛在朝中地位,哪里敢因为当了个小小的使者,便在王猛面前做大,说道:“将军请留步,下官岂敢有劳将军相送。”
说着那使者便退了出去。
待那使者走后,王猛道:“看来接下来,我
们就在此静静的等待杨将军到来就好了。”
杨安派去找王猛的那四人马不停蹄的沿原路返回,在刚过略阳不远,便见到了杨安率领的大军,他们快马赶上前去。
杨安见到四人,心中担忧总算放下,本以为他们出去了近十日了还没回来,定是遇上了什么意外,现在见他们都安然无恙,杨安知道,他们一定已经找到了王猛所在之处。
杨安问道:“怎么样?见到王将军了吗?”
一人道:“回将军,虽路途辗转,但我等幸不辱命,终于还是找到了王将军所在之处。”
杨安道:“王将军现在何处?”
那人道:“王将军现驻军侯和,等待将军前往。”
杨安闻言,心想王猛果然已经与李俨交战了,不过还好交战不久,两军没有太大的损失。
杨安传令道:“传令下去,大军快速前进,直奔侯和。”
在杨安下令快速行军之后,大军行进速度快了不少,走了不到五日,便来到了侯和,与王猛合军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