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痛失先机疑兵之计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353 字 9个月前

这时新野太守问道:“如今秦军安营城外,似有必下新野之志,将军准备如何应对?”

桓豁道:“如今敌军虚实不清,不可轻动,静观其变。”

王猛大军来到新野城下的时候,便已是日暮时分,等到营帐安好,做好晚饭,早已是天色昏暗,月明星稀了。

此时,全军将士都在享用晚饭,但王猛却将杨安和姚苌还有李化全都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道:“今日恐怕诸位都对我下令就地安营有些不解吧?”

众人见王猛如此说,猜知王猛定是有什么深意,杨安说道:“将军如此做,定是有特别的打算,还请将军明示。”

王猛道:“如今桓豁已到新野,再战已是无意,我王猛虽是书生,常意气用事,但也绝不会拿将士们的性命来开玩笑,所以安营此地,非但不是为了与晋军对峙,反而是为了使我军能全身而退。”

王猛此言一出,众人更是不解了,扎营此处,一切活动都在晋军眼皮底下,怎么能在禁军不发觉的情况下全身而退呢!

杨安道:“还请将军明示。”

王猛道:“诸位试想,这桓豁突然来到新野,是为了什么?”

李化道:“必是边境告急,他率军增援,才到新野不久便得知我军也在逼近新野,故而才闭城自

守。”

王猛道:“师兄说得不错,桓豁此来,定是为了救援,不过是阴差阳错,恰好遇到我军欲进攻新野,这才在新野城驻扎了下来。”

王猛不过是重复了一遍李化说的话,众人都没有接话,而是等着王猛继续说下去。

王猛继续道:“桓豁既是来增援,若是我军刚到新野,便仓促撤去,那岂不是会让他看出我军无力在新野开战,那样一来…”

杨安道:“那样一来桓豁定会率军在后穷追不舍。”

王猛道:“将军说得对。到时桓豁追将上来,即使我军能够取胜,也必定伤亡颇多,这当然已算是不必要的伤亡了。所以,为了能让大军全身而退,我想了一个计策。”

静姝插嘴道:“这计策难道和今日扎营有关吗?”

王猛道:“正是。此时在晋军眼皮子底下扎营,晋军必然以为我军将要攻城,不敢轻动,而我大军就在今、明两夜夜深之时,悄然撤去,神不知鬼不觉,等晋军反应过来,早已追之不及了。”

静姝道:“但此时营中巡营士卒手中都持有火把,若是一旦火光熄灭,岂不会引起晋军怀疑?”

王猛道:“这正是我要分两夜撤去的原因。今夜所有步卒先行撤离,留下骑兵守营,待步卒走后,巡营依旧,等到明日天一黑,数千骑兵一起骑马撤退,晋军就算发现,要追也难以追上。只是这数千骑兵,需要一个将军统领,不知两位谁愿留下来殿后?”

这事说来其实并没有什么风险,所以杨安和姚苌两人几乎是同时说道:“末将愿留。”

王猛笑道:“这又不是什么杀敌立功的好事,两位怎么还争起来了,既然两位将军都愿意殿后,那不如就抽签决定吧。”

说着,王猛亲笔在纸上写下“杨”、“姚”两字,然后将纸叠成一样大小,双手将其捧住,在手心里摇了一摇,一只手抓着一张纸,伸出手道:“两位将军谁来抽,抽着谁就是谁!”

杨安和姚苌倒也不十分在意到底是谁留下来,便道:“不如请李兄来选吧。”

李化也不扭捏,说道:“那李某就代劳了。”

说着李化选定了王猛的左手,王猛手掌张开,那张纸上赫然写着杨字。

其实李化之所以选到杨字,实际上是由王猛提示的,在李化选的时候,王猛的眼睛一直在往左转,分明就是在告诉李化要选左边的。

等看到纸上是杨字,李化一切都明白了,王猛这是怕将这些骑兵交给姚苌之后,可能会出现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交给杨安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王猛道:“既然选到的是杨将军,那还要请杨将军受累了,明天一定不要让晋军看出破绽。”

杨安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命。”

一切交代完毕之后,又过了约有一个时辰,夜色更加昏暗了些,王猛终于带着万余大军悄悄的从军营撤走,留下杨安以及数千骑兵继续巡营,迷惑着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