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殿中让位王猛献策

前秦猛士 堪丈几寸心 2273 字 9个月前

他忍不住转头望了过去,只一眼,他便已经心怀感激。因为他看见了云儿,云儿正踉跄着脚步摇摇晃晃的向街口走来!

刚刚生出一丝喜悦,李威脸色又突变,因为他已看到了云儿慢腹的血迹,他的心突然一紧,然后猛的向云儿跑去,两只手温柔而又有力的将云儿抱起,脚步稳健的向李府走去!

云儿看到李威,这心里终于放下了心。嘴角轻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李威见到,连忙温柔的说道:“先莫要说话,省些力气,马上就到府中了!”

云儿听后,果然温顺的将头靠在李威的肩上,慢慢的闭上了眼睛,然后微微扬起了嘴角,像是回应李威一般!

而另一方面,王猛新任中书侍郎。一下子从一个庶民直接升到了掌管天下机密的国家宰辅,让他心中那一腔热血突然间沸腾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在这里将能有用武之地,他的理想抱负都将在这里得到实

现!

来到中书省,王猛便开始迫不及待的看起了公文,他已经三十二岁了,时间已经不容他再浪费,他必须抓紧时间,不要让自己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看了一堆又一堆的公文,王猛不禁有一些惊讶,这才建立几年的秦国,如今面临的问题竟然是如此的大!农桑不举,吏治不清,豪族乱法!百姓以妄诈为常,官吏以豪奢为尚!

王猛望着这一桌的公文,不禁叹息一声,心想自己要还百姓一个安乐盛世,如今还得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来。

看着天色渐渐的转暗,王猛才最后一个走出中书省,想着要如何来一步一步的改善这大秦的风貌!

走在长安街上,王猛看到街上孩童还在嬉戏玩耍,突然想起了还远在嵩山的妻儿。如今自己已经离开她们三年,也不知道她们过得怎么样。以前还没有安定下来,不便把她们接来,如今既然已经在长安做官,是该想法子把她们接过来了!

回到住处,王猛找到李化商议道:“师兄,

如今为弟在长安已然安定,想把在嵩山的家室接到长安来,不知师兄可有什么好法子!”

李化道:“如今嵩山地处燕境,洛阳又已归晋,若要大举越境,恐有难处!不过如今时局也不算太乱,若是扮作商旅,应当可以安全到得长安!”

王猛也知这事暂时还记不得,须得仔细谋划。确保万无一失才行,于是对李化说道:“既如此,还是等些日子,待一切准备妥当,再派人前往接应!”

李化看出王猛的担心,说道:“以愚兄所见,若要使其万无一失,当请陛下选人前往护送,昼伏夜行,可保无虞!”

王猛闻言,说道:“刚任国枢,便以己之私而劳国,非所以劝君也!还是从长计议吧!”

李化见王猛如此说,也不再好劝,便摆弄起他最近钻研的小东西,不再说话!

王猛回到房中,又想起今日在中书省中所见种种弊端,压积在心头,久久不能释怀。于是他拿出纸笔,动笔写道:

“臣启陛下:臣今首到中书,得见秦政之机密,深以为弊。若政令不改,臣窃为陛下忧之!臣闻

‘水可载舟,亦能覆舟,’水者,民之谓也;舟者,国之谓也!水静则舟行无阻,亦民安则国家稳久。

而今日之秦民,食不得果腹,衣不得暖身,此岂民安之兆邪?臣思何以致此,盖由农桑之不举;又思何以百姓皆在,而农桑不举邪?盖由赋税过重,民不堪其负,故皆不愿务农桑。

农桑既废,若遇邻国来攻,食无粮,穿无衣,臣不知陛下将何以御之!故为陛下计,当轻赋税、减徭役、劝农桑。使天下之民皆慕于秦,则陛下可高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