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贝加尔湖全面封冻

端足类虾会把垃圾清理干净。

凿冰?没有五分钟可凿不穿!

以前大家是用雪橇捕捞,现在已经有汽车和气垫船运输,更安全,效率更高。

每个组,差不多十五人即可。

七个组相当于五条船的产能。

没错,冬捕,效率比较低,肯定是比不上船的捕捞效果,没办法,只能这样。

还好,冬捕也没有那么辛苦。

只需要凿两个洞,下网,等待,然后用机械自动收网,不过选位置也有技巧。

今天就是来与老板商量分工!

确认捕捞队的地盘儿和分组。

原本十几条渔船的船员,还有一大堆兼职的新渔夫,合并,临时在一起合作。

运气,实力,经验,都不同!

如何分配?大家想听枫哥的。

上午,老石头彼得船长,还有另外上百名老老少少的大汉,在停车场上集合。

其中很多人并不是职业渔夫。

兼职、农夫、菜鸟,甚至学生,有大学生来赚生活费,吵吵嚷嚷,人声鼎沸。

凌枫与尤里大叔、老石头、瓦西里他们先讨论之后决定,让这些人自由合作。

反正,只要七个小组就够了!

“老石头船长,你看看他们,有冬捕经验和物资的船长,先找七个人出来。”

“然后,自由选择,公平分配,以小组单位各自合作,我们农场负责运输。”

“大家安安心心的捕捞即可。”

冬捕,毕竟效率低,帮忙运输就相当于扶持大家的运营,又增加了生产效率。

众人纷纷欢呼雀跃的感谢——

“谢谢老板,您真是大方啊!”

“老板,我要申请一个小组,我们有冬捕的全套设备,还可以再邀请两位船长,一起去贝湖中部合作捕捞,总收入均分。”

“还有我,我有冬捕的机械!”

“我们有二十年冬捕的经验。”

尤里大叔和瓦西里他们,非常认真的考虑之后建议挑选,决定了组长名单。

然后,邀请分配捕捞队员。

七支捕捞小组,明确了区域,在一条线上的位置捕捞,方便农场去运输鱼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