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付出了一切,就非得有意义,”
“你给的难题,我不曾逃避,”
“谁叫我已爱你,成性,”
……
包小贝在监听室里头戴着监听耳机,通过他面前的玻璃,可以看到沈欢正在里面演唱,声音清晰地分离、然后从监听耳机里传出来。
经过十天左右的工作,《流星雨》这张专辑中的伴奏已经制作完毕,现在进入到了录音环节,f4的另外几人也在别的棚里录制他们各自的歌曲呢。
从监听耳机里可以听到,沈欢的唱功真的是没的说,包小贝听着完全没问题,所以他只是坐着不动,手指头都懒得动。
碰到这样的歌手,那是最舒服的,听就完事了,但是包小贝的脸上并没有因此而露出什么快意的表情来。
他这次会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对于沈欢的音乐很感兴趣。不管是《红尘客栈》这张中国风专辑,还是沈欢在华夏之声的舞台上唱过的《我是一只小小鸟》,抑或是他在金曲奖上唱过的《我的天空》,包小贝都很喜欢,而风格上的百变,也让包小贝对于沈欢这个同行更感兴趣了。
他这次来,就是希望能够跟他在音乐上切磋交流,看到点有意思的东西,但是结果却是让他有些失望的。
这倒不是说《流星雨》这张专辑有多糟糕。
在包小贝看来,依然是由沈欢一个人包揽了词曲、编曲的《流星雨》专辑绝对是一张合格的商业专辑,但也仅仅是一张合格的商业专辑了。除了主打歌《流星雨》有点意思外,其他的歌曲在他看来实在是无趣得很,全部都是工业流水线上的模式化产品。更糟糕的是,就连《流星雨》这样一首在包小贝看来有点意思的作品,沈欢还不放过它。
在包小贝看来,《流星雨》这首歌适合走r≈b的路线,在编曲中加入大量福音元素的话,会很有味道,将会是一首r≈b佳作,但是沈欢偏偏朝着流行的方向走去,把这首歌弄成了一首芭乐歌曲。
他对于沈欢的品味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也对沈欢有些失望。
就像很多歌手一样,沈欢在展现出了他的巨大音乐才华之后,被这个商业市场改变了,眼睛里只有钱,也不好好做音乐了。只是别的有才华的歌手,往往是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会产生的改变,沈欢却是快人一步,第二张专辑就直接产生了这样的改变。
包小贝都有些后悔接下这个工作了,不过接都接了,他也只能先把这份工作给做完了。
……
“怎么样?”
沈欢录完之后,从棚里出来,进入了监听室,询问了包小贝的意见。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