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明白你可以跟我说啊,你不说咋明白?”弟弟大声喊道,泪水多眶而出,滚滚而下。
“记住,爹不容易,照顾好爹。”
年轻人说完,提着一棍结实的木棍转身向村外走去,任由弟弟在身后哭泣,始终没有回头。
这一去生死难知,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回到这个生养了他二十多年的地方。
但即使是死了以后,魂都找不到回来的路,他也要义无反顾的走出去,去参军,因为这是他该做的事,也是唯一能改变他的命运和他们家现状的机会。
一路上,饿了吃干粮、野菜野草,渴了喝溪水,穿过一个个小村小镇,一路走一路问,一个多月后终于进了一座有围墙的大城,和顺城。
进城之后,青年四处跟人打听,询问可以去哪里参军。
然而城里并没有人知道何处募兵,不过有人给了他一个建议,让他去衙门问问。
对普通百姓而言,衙门并不是一个好地方,若无必须又不得已的情况,无人会轻易踏上衙门前的台阶,因为在百姓们看来,只要普通人走进衙门,他不是坏人,就是准备害人,好人是不会往衙门前凑的。
青年几经问路,提着木棍、背着包裹来到和顺县衙前停住。
门前两个衙役正闲着无事,忽见一人手提一根结实的木棍来到衙门前,一惊之下不由之主的抬手握住了手中的刀把。
“干啥的,没事儿别瞎看!”其中一衙役仗着手里有刀,立即出声训斥。
青年赶紧问道:“两位大哥,我想参军,在城里问了好多人,也没人知道。两位大哥消息多,知道能去哪儿投军吗?”
“投军?”
“你来晚了。募军部队走了大半年了,早就不招人了。”
青年得知这个消息,顿时难掩脸上的失望之情。
走了这么远这么久,就这么回去不成?
因为不甘,!因为想改变现状和命运,才千辛万苦走到这里,如果就这么回去,即使不被赶出村子,一家人恐怕再也没脸在村子里待下去。
募军结束了,他该何去何从?
“回去吧,别在这儿站着了。”一衙役冲青年挥了挥手。
青年失神一般站在原地,好似没有听到对方吩咐。
衙役的声调一高,马上将青年从失神中惊醒,但他好像并没有听到他们之说了什么,只听他随即问道:“两位大哥,你们知道能去哪儿找到军队吗?”
“不知道。赶紧走,想去哪儿去哪儿,不要站在这儿!”一衙役再次提醒。
“大哥,我走了一个多月的路才到这儿来,求你们给小的指条路!”青年抬手行礼,并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
“不是跟你说募军部队走了半年了,你还在这儿磨蹭啥!哪来的回哪儿去!赶紧走!”另一衙役一扬手里的佩刀,高声训斥。
“都跟你说了不知道,还在这儿磨蹭,再在衙门前无辜逗留,我们可要动手了!”衙役说完扬了扬手,脚下却没有半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