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英国公张懋站了出来,勋贵和勋戚全都支持他,沈禄就知道这一次肯定是不会翻车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要站出来的,可是怎么站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只是单纯的赞同,那根本就无法显出自己的忠心和才能。
于是沈禄灵光一闪,直接将目光着落在了《大明律》上面。
如果效果好,沈禄觉得自己可以多多研究大明律,以后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说不定能去刑部掺和一把。想到这里,沈禄整个人都激动了。于是他第一个就跳了出来,他要赌一把。
“陛下,臣以为沈大人所言甚至,臣附议。”这个时候另外一个人又站了出来。
这个人自然就是户部尚书戚尤了,如果沈禄没站出来,这还没什么;可是沈禄站出来了,戚尤再不站出来,那成什么了?
要知道戚尤可是号称太子殿下在文官这边的第一心腹,让沈禄拔了头筹,戚尤就已经很恼怒了。如果再被别人抢了先,那自己就真的要完蛋了,尤其是自己身后的那个刘琦。
刘琦为官这么多年,坐到了扬州转运使的位子上,那自然不是省油灯,加上前些年在扬州卖了那么多人,毫无底线,几年冷板凳坐下来,那更是不动声色。
这样的人在身后,戚尤心里面怎么可能不担心?
要知道戚尤就是在盐铁司的位子上弄掉了佀锺,然后自己登上了户部尚书的位子。
正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像刘琦这样的人,他会不会也想走自己的路?戚尤可不想让刘琦给弄下去。
随着戚尤站了出来,刘琦自然也是紧随其后,心里面暗自懊恼,自己怎么就让这两个人抢了风头?
三个人之后,又有几个文官站了出来,基本上就是他们三个人的人。这几年他们依靠着太子殿下,那也是收拢了不少人手。
朱佑樘看着大殿上,心里面感慨万千,自己的儿子不在京城,他的人居然能发挥出这么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