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太刀

将鞍马寺一事禀告给朱雀天皇后已经过了一天有余,与这件事有关的行动似乎都是暗地里处理的。

不过这些也不是清少纳言需要,或者想要去关心的事情。

今天清少纳言收到了一封封信笺,上面别着团簇着的菊樱。

看到菊樱以及表面的字样,清少纳言便知这是宁子皇后写给他的。内容是邀请清少纳言去她在后宫举办的宫廷诗会。

车夫便备好牛车,沿着朱雀大道行至皇宫。

清少纳言在女官的指引下在垂帘后面坐定,这里离宁子皇后也只有一米的距离。没有垂帘的遮挡,这回清少纳言总算看清了宁子皇后的长相,一双如水一样温柔的眼眸,具有一种娴雅的气质。

这才是平安时代的贵女啊,给人的这种感觉,是在大河剧里面看到的女演员所不能比的。

人都坐齐全后,宁子皇后向在座的一众清流介绍了清少纳言。

“既然能得到皇后的引荐,那一定是一位才女。前些日我从民间听闻一则怪谈,各位有兴趣听我一说?”开口的是藤原行成,看到大家都没有异议,便继续说道,“此则怪谈说完后,我们便以此做和歌一首,也省去此番命题。”

“倒也是个不错的提议,开始吧。”宁子皇后微微颔首,“是怎样的怪谈吗?我也有些好奇呢。”

“相传有一老一少两位苦行僧到熊野修行,而提供他们借宿的女主人则是清姬,但她却在那一晚疯狂地爱上了两位苦行僧中的年轻僧人——安珍,并用尽各种方法想让安珍留下…最后,清姬虽然无计可施,但又不愿放放弃,于是就自燃起来,把自己连同钟以及钟里的安珍和尚都烧成了黑炭。”1

“和心爱的人不能同生,那就同死吧。恐怕清姬抱有就是这样偏执极端的想法吧。”宁子皇后感叹道。

这不就是“道成寺钟”的典故吗?对了,这的确是出自平安时代的,当初自己还看过这一出的长呗舞剧。

众人沉吟了一会,最先开口的是藤原行成。

“枝头花落变浓荫,君若有心不当归。”

“离情别绪无穷尽,今夕不复候鸟音。”很快有人做出了应答。

“候鸟也知人忆昔,啼时故作昨日声。”

众人一句接着一句,正是渐入佳境的时候。

“琴清菊艳香闺里,不是情郎不肯留。”

这一句之后,却是无人应答,此时若是急急忙忙应答,造词遣句若是出来差错反而不雅。

清少纳言看向四周,对上:“恨君冷酷心犹痛,何事晨鸡太早鸣?”

这一句是描述清姬回忆起安珍早上偷偷摸摸地逃离清姬的房舍,刚好与上句对上。

另一个人声马上接上,“忧身未已鸡先唱,和着啼声哭到明。”

“不知帚木奇离相,空作园原失路人。”清少纳言在他话音刚落时就接上。

“苍茫暮色蓬山隔,夕颜残露容光败。”

“我不通音君不问,不道浮世如蝉蜕。”蝉尽其一生也只是一夏之鸣,人生之匆匆,不若一袭蝉衣之梦。

清原辅言刚刚与同僚赛马回来,用湿巾擦干净面上的汗水,一出门就听到了同僚们聚在一起的讨论声。

“这回就看看我们之中的和歌谁能中那位才女的眼吧,输的人可不要感到羞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