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冷笑了一声,毫不留情道:“明华,即便你是小六的未婚妻,你也不该包庇他。汗阿玛乃是一国之君,他的安危乃是国之大事,怎可如此轻忽……”
失策了!她应该过问一下这阅兵仪式的事情的,要不然也不会弄到这会儿大阿哥质疑了,她却对阅兵仪式丝毫不了解,想要为六哥辩解几句都不行。
“行了,老大,”就在明华迅速动起脑筋,打算应对大阿哥这一波质问的时候,康熙忽然开口了,他道:“这事儿小六和我汇报过,下面那些火器放的都是空炮,这事儿朕是知道的,你无需过于紧张。”
大阿哥愣了一下。
太子在一边气定神闲接话道:“大哥,小四和小六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吗?往近了说,小三小四和小六年纪都还不大,汗阿玛纵然是将这阅兵仪式的事情交给他们负责了,难道就会完全撒开手不管了?在皇城边上开pao那是多大的事情,汗阿玛怎么可能不知道?且此事就算是小六有错,小明华是无辜的,大哥不该迁怒到她身上,你看你这一发作,都吓到她了。”
明华提着的心这会儿才算落了下来。听着太子的话,她抿了抿唇,道:“汗阿玛,明华不知道这阅兵仪式会办成什么样子,但是明华知道,四哥和六哥是极为孝顺之人,他们不会置汗阿玛的安全而不顾的,所以不管他们做了什么,我都相信他们会有自己的安排。”
大阿哥在边上有些尴尬,底下放pao的时候,他心里是真的气怒交加,责怪那三个弟弟做事不够稳重,没有将汗阿玛的安危放在心上。可事实证明,他还是太冲动了些,他对明华道:“此事是我太着急了,大哥口不择言,小明华不要见怪才是,改明儿,大哥亲自上门去向你道歉。”
康熙倒是挺高兴的。他看出来了,老大是真心为他着想。孩子有孝心,当爹的心里就高兴,其他一些不合适的言行,自然就会自动被过滤了。他道:“老大也不必愧疚,朕知道你的心意,小明华也不是那等斤斤计较之人,你好好道歉,她不会生气的。”
最大的boss都这么说了,明华还能怎么办呢?她憋着气狠狠地敲诈大阿哥:“大哥,你可要好好补偿我,不然,我还是不想原谅你。”
康熙用手指隔空点了点她,笑道:“淘气。”
大阿哥见状,便爽快应道:“那是自然的,大哥给你准备一份大礼,等你出嫁的时候,给你做嫁妆。”
同样站在城墙上的马佳大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三阿哥也在阅兵队伍里啊,他也负责了阅兵仪式啊,怎么这样的事情中,他愣是连提都不被提起呢?
这件事就这么被圆了过去。
等皇城里的阅兵仪式结束后,康熙就要带着众大臣去猎场观看新式□□和红衣大pao的威力。
这事儿还是三阿哥、四阿哥和六阿哥负责的,他们还回不来,明华就只能继续混在公主堆里,跟着一起去猎场。
猎场里的仪式,比皇城下的更加能挑起这些大臣的兴趣。毕竟皇城下的阅兵仪式,只是叫百姓看看大清军队的气势,用来鼓舞士气的,而这新的火qiang和大pao,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明华没有凑上去,她只是看着这边的热闹。看着看着,她就有些失了神。
今天这一出,其实就和二十世纪现代社会的阅兵仪式没什么差别了,只不过他们穿的衣裳不一样,把敬礼改成了抱拳行礼。
她看到的和别人看到的都不一样。她看到的是,帝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真的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这个世界。这个改变是好还是坏尚且未知,但他们总归是努力着,将这个国家往更好的方向引导。
当天傍晚,阅兵仪式结束以后,四阿哥和六阿哥就回到了永和宫。他们累得够呛,回宫后就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歇气。
明华和德妃担心地不行,忙叫小厨房先上了准备好的面条。那面条是木香早早的就揉好的,鸡汤也一直在砂锅里热着,等四阿哥和六阿哥回来,面条就可以直接下了,然后再配上写清脆的豆芽菜、酸菜,浇上明华特制的浇头,这面就成了。
加了灵水的面条味道格外好,四阿哥和六阿哥狠狠地吃了两碗,才缓过神,在宫女们的伺候下各自洗漱,回房歇着去了。
康熙二十九年七月十四日,康熙帝启程,首次亲征噶尔丹。他带走了大阿哥和大半个朝堂的臣子,整个紫禁城里顿时就空了下来。
打从大阿哥出征那天开始,惠妃就在自己宫里,日日念着经,轻易不肯外出一步。
想想也是,虽说自己儿子是皇子,跟在皇上身边,肯定会被保护妥当的。但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大阿哥去的又是战场那样危险的地方,惠妃还是忍不住会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