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她松开了德妃的手,在梁九功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轻巧而快速地走到了康熙边上,道:“汗阿玛,让我来试试吧。”
康熙恍然想起,当初六阿哥濒死喝不下药,也是明华给灌进去的。他忙拉着她上前,道:“朕怎么忘了,小明华是有办法的,你快来帮忙,让太皇太后把这药喝进去……”
明华应了声,脱了鞋子就爬到了太皇太后的床上,坐在康熙的另一边,伸手捏住了太皇太后的一个穴道,打开了她的牙关。
康熙一见,忙大声叫梁九功拿了药过来。等他小心地把药喂到太皇太后的嘴巴里时,明华又用另一只手按住她的另一个穴位。之间太皇太后喉头一动,康熙喂到她嘴里的药就被咽了下去。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瞬间就叫康熙和太子激动了起来:“咽下去了,咽下去了!”
在边上站着的两个太医似乎是松了口气,互相对视着擦了擦汗。
被按着穴道喝下了药,喝了点白粥之后,太皇太后似乎就缓过了气。这样养了几天后,她的身体瞧着也比之前的好多了。再过了两天,她就能够睁开眼睛,喘着气和康熙说几句话了:“你是一国之君……你忙你的去……”
康熙坐在她边上,笑着说道:“国事什么时候都能处理,朕如今就想要陪陪皇祖母。百善孝为先,您可不能剥夺孙儿尽孝的权力。”
“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太皇太后艰难地抬起手,想要去握康熙的手,可是因为年老力衰,怎么都抬不起来。
康熙见状,忙伸出双手,握住了她枯瘦的手,道:“皇祖母,孙儿在呢,你想要什么,只管和孙儿说便是。”
太皇太后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笑道:“玄烨啊,你去忙吧,这里……叫太子他们陪着我便好。你是身负天下重任的君王,不能因为祖母这一点私事,就误了国事,若不然,祖母便是走了,也不能安心。”
“皇祖母,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康熙十分无奈,最终还是只能顺着她,让太子他们留下,代替自己侍疾。
等康熙走了之后,孝庄太皇太后又把皇贵妃她们都赶回去了。皇贵妃执掌六宫,琐事缠身,德妃怀孕,温僖贵妃、宜妃身边的小阿哥还需要人照料,她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情忙,留她们在这里做什么呢?
等到妃嫔们都走了以后,慈宁宫侍疾的,就只剩下那些皇阿哥和公主们了。
太子是真心尊重太皇太后,他小的时候,是由康熙亲自照料着。康熙照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将他交给太皇太后,他的童年,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在慈宁宫度过的。可以说,他对太皇太后的感情,是比其他皇阿哥都要深的。
正是因为如此,伺候太皇太后的时候,他都是亲力亲为的,大福晋和公主们,几乎都找不到帮忙的机会。
明华也是如此。
找不到帮忙的机会,就干脆不找。她就直接坐在太皇太后身边,念书给她听。最开始的时候,她念佛经,后来,她就念自己为太皇太后写的传记。太皇太后对这个很喜欢,总是听着听着,就会不由自主地感慨道:“哪里有你写的那般睿智……不过就是事赶事儿到了那份上罢了……”
明华就在一边抿着唇笑:“您可别妄自菲薄,大姐姐她们这两年,可都是学着您的事迹长大的。”
太皇太后笑着说了声促狭鬼,也便不会再说她了。
传记读完以后,她就拉着大公主她们,换上蒙古服,坐在太皇太后身边,给她唱悠扬的蒙古调子。
每当这个时候,太皇太后脸上就会露出向往的神色:“我已经快五十年没有回家,没有看到草原了……”
太后瞧着这一幕,就会哭,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她都会避开不过来。
就这么着过了二十多天,忽然有一个下午,太皇太后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她不仅坐了起来,还兴致勃勃地叫苏麻喇姑把皇上给叫了过来。
康熙一听到慈宁宫的传话时,心里就咯噔跳了一下。他害怕呀,他害怕这是太皇太后回光返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