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侯仔仔细细地看了两份奏折,思索了一会儿,才道:“贾赦倒也不是个一无是处之人。”荣府在此时要和宁府分宗,可以说是凉薄,也可以说是断尾求生,无论如何,促成这件事情的贾赦,倒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皇帝似乎是笑了一下,他道:“贾赦原先可是跟在太子身边的,若说本事,那必然也是有一些的。如今他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也算他老了清醒了一回,没有糊里糊涂过了一辈子。”
贾家不过就是一窝子德不配位的蠢货罢了,他现在忙着别的事情,腾不出手来。一旦等他空下来,这一群酒囊饭袋也该让位了。
承恩侯将折子还给了皇帝,皇帝压下了宁国府贾珍的折子,在贾赦的折子上批了“已阅”,然后叫人传唤了姚凯,令其严查贾雨村之事。
太上皇不再插手朝政只是,他原本就做好了肃清朝堂的准备,崔子道恰逢其会,利用大长公主之事,漂亮地帮他开了一个好头。借着这桩事,他可以剔除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勋贵,将自己早已看好的年轻人放入朝堂,待这波审查结束之后,这个朝堂,就是他说了算,便是太上皇,也动不了他。
至于流落在外的“小皇子”——不急,到时候他会有时间去处理的。
姚凯的行动力很强,很快就查出了贾雨村为的恶行,将他下了大牢,并且判了一个秋后问斩。因着娇杏和儿子都在贾家人手中,便是性情狡诈且狠辣的贾雨村,也只能咬牙认下了所有的罪,不敢再攀咬其他人。
贾赦松了一口气,但心里也十分不得劲。他问贾琏:“那石呆子还活着吗?”
贾琏犹豫了一下,咬咬牙道:“不瞒老爷,他……还活着。”
贾赦诧异起身,看着他道:“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生死不知吗?”
贾琏道:“他被贾雨村关在牢房里,因着挨了一顿打,没药没水又没吃的,很快就发起了高烧,眼瞅着就不行了。我那时、我那时真是看不下去了,便托了人将他从牢里弄了出来。弄出来后,我怕着呆子性子太倔,做些对老爷不好的事情,就接了他的老婆孩子去照顾他,想叫他们顺便劝劝他,不要这么拧巴。谁知那石呆子身体虚弱,养了这么些日子,也不过湛湛能下地,根本没精力给老爷添乱……”
顿了顿,他又道:“也是咱们运气好,贾雨村那厮做的过分的事情太多,这一桩反而不怎么起眼,且石呆子的亲人都在家照顾他,不知道这个事儿,他们不举报,姚尚书便也没注意到这事儿……”反而叫他们逃过了一劫。
贾赦头上全是汗,他抹了一下,起身从一个木头箱子里拿出了二十把扇子和五百两银子,交给贾琏,说道:“你把这扇子拿去,还给那石呆子。这五百两银子,就当给他的补偿,记着继续给他请好大夫,医药费我来出……老爷我当初要是能多问贾雨村几句,也不敢要这沾血的扇子。”
贾琏接过这些东西,应了声出去了。
第二日,贾珍从族里挑出了两个容貌美丽性情温婉的姑娘,将她们送到了荣国府。贾母细细地打量了好一会儿,才叫邢夫人带着他们去安置了。贾赦从门外进入,问道:“老太太觉得她们怎么样?”
贾母摇了摇头,道:“这两个姑娘,性子虽然温和,但是没什么主见,若是遇上了什么事,只有被别人算计的命。”
贾赦道:“她们没主见也没关系,娘娘有主见就好。老太太可去见过薛家丫头了?薛家怎么说?”
贾母道:“宝丫头说要考虑考虑。”她们家毕竟比不上忠顺王府,送个姑娘进宫,立马就能得个贵人的封号。贾家走的是内务府的路子,送进去的姑娘只能做宫女,薛家丫头犹豫,也是正常的。
贾赦道:“咱们等不了她了,先叫嬷嬷将送过来那两个丫头的规矩练起来吧。到时候叫娘娘自己选,她说要哪个,就送哪个进宫。”
正在这时,鸳鸯急急进门,行了一礼后对贾母和贾赦道:“薛姨妈和宝姑娘来了。”
薛姨妈和薛宝钗很久没有去过贾府了。
当初为了逼迫王夫人尽快定下亲事,薛姨妈和薛宝钗离开了贾家,去了王家。可谁知贾母宁可给宝玉相看别的姑娘,也不肯要她。薛宝钗被气得哭了一场,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留在王家。薛姨妈拜托王子腾的夫人给宝钗介绍亲事,可能看上薛宝钗的,薛家看不上,薛家看上的,对方看不上薛宝钗。
就这么着,薛宝钗又耽误了一年。.
若只是这样,倒还也罢了,叫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薛蟠的事情又被翻了出来。朝廷重新审查官员和旧案,贾雨村被抓了。当初贾雨村在葫芦庙门子的帮助下,胡乱判了案,包庇了薛蟠。后贾雨村怕事情败露,设计让那门子流放到了平安州。
谁知平安州正在闹劫匪,门子到了那里后,帮着当地人绞杀了两个匪徒,阴差阳错进了当地驻军,一路升迁成了百夫长。当他得知贾雨村被朝廷抓了起来之后,立马写了一封匿名检举信,揭发贾雨村在葫芦庙里胡乱判案。
贾雨村没得到好,原本以为逃过一劫的薛蟠,也因此被重新捉拿了。
薛宝钗和薛姨妈都慌地不行,薛蟠可是薛家唯一的男丁,若是他出了什么事情,她们孤儿寡母的,日子真的要过不下去了。
夏金桂日日在房间痛骂薛蟠和薛姨妈:“老娘要早知道他是个杀人犯,打死都不会嫁给他!”
“你们薛家人就是黑了心烂了肺,哄着我带着大把嫁妆嫁过来。结果呢,我人过来了,我男人却被抓了,合着你们就是故意算计我呢?”
薛姨妈哭的眼睛都肿了,只能求自家嫂子赶紧给王子腾去信,请王子腾出面救薛蟠。
王子腾收到求救信以后,蓦然发现自己可能并不如众人所想的那般受皇帝器重。虽然九省巡检是要职,可他在外一巡就是好几年,回京城的次数寥寥可数。也正是因为如此,京城四大家族突发事故后,他鞭长莫及。
怪他,都怪他。
当年同为太上皇的人,他和林如海一起转投了当今陛下。只不过,这朝堂里的斗阵太残酷了,林如海没有抗住暗算,死在了江南。他不想死,于是又和太上皇那里暗中搭上了线。“小皇子”的事情,就有他的手笔。
他以为这些事,当今陛下都是不知道的。因为陛下登基以后,他享受到了政治投机的甜美果实,他做了九门提督,升了九省巡检。如今想来,陛下可能早就发现他做了墙头草,所以明升暗贬,将他远远地打发出了京城,只待日后收拾。
当时贾赦写信给他的时候,他就该提前做好准备的。
如今,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还是先想办法保住薛蟠吧。
王子腾给京里回了信,却暂时只能保住薛蟠在牢里不吃苦头。如今朝堂上形势严峻,他也只能先帮薛蟠拖着,拖到形势好转,所有人都忘记了这件事,再把人给弄出来。
王子腾的安排没有错,但薛姨妈不理解,她只想快点见到她的儿子。原本威风赫赫的皇商薛家,就这么四散落败了。
恰好在这个时候,贾母送来了消息,贾家要送女孩进宫陪伴元春她们,她们来问薛宝钗是否愿意进宫。
薛姨妈原本是不肯的。当初薛家进宫,就是为了将薛宝钗送进宫。本来十拿九稳的事情,突然之间就被刷下来了,要知道那可还是贾家鼎盛的时候,若没人插手,蟠儿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翻出来。原来她们也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没过两天,王夫人亲自过来,说她中意宝钗,想要说给宝玉的时候,她就明白了,这是贾家不想叫宝钗进宫。
贾家已经有个娘娘了,够风光了。宝钗若是进宫了,那抢的是娘娘的资源。
贾家人那么做,王家和史家碍着娘娘的面子,也不好说什么,这件事,她们就只能这么硬生生地忍下了。后来相处着,薛姨妈觉得宝玉也不错,若是配宝钗,倒也使得,心里便已经认下了这桩婚事。可谁知道中间出了个林熙,将黛玉给接走了,老太太再横插一杠,竟是打死都不肯叫宝玉娶宝钗。
她的女儿,也是金尊玉贵养大的,凭什么就这么叫人嫌弃?
如今好了,娘娘在宫里觉得难了,就来找她家宝钗了?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最要紧的是,她的身边,如今只剩下宝钗了,哪里舍得让她进宫里去?
薛姨妈满心抗拒,薛宝钗却冷静而清晰地意识到,这或许是她唯一的机会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从来都不是那种乖巧的、天真的女孩,她要进宫,为了自己,为了哥哥,也为了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