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斯莱特林欢迎你

“等等我懂了对力量的渴望,这才是真正的你小心谨慎也是你的优点我知道你该去哪儿了”

“赫奇帕奇”路德维希愤怒地在心底呐喊,可是

“斯莱特林!”

帽子向着礼堂喊出了它所认定的那个答案。

整个霍格沃茨的学生都看见路德维希的表情一瞬间全空白了,而谁也不知道他此时的内心多么的波澜壮阔:

“hurensohn!王八蛋!filsputain!stronzo!vraimentlamerde!mgederblitzdichbeimscheientreffen!”

“相信我,那里真的不适合你。”帽子安慰似地小声添了一句。

路德维希默默起身,摘下了那顶脏兮兮的老糊涂帽子,交到了麦格教授手里,朝着全校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再抬头,又变回了那个笑容温和的德国少年。

第一个带头鼓掌的是德拉科马尔福,然后斯莱特林长桌上响起了热烈却不疯狂的掌声,接着渐渐的另外三桌也响起了掌声,越来越响亮。

格兰芬多长桌边,韦斯莱双胞胎吹起了口哨唱起了现编的歌:

“哦小可怜”

“逃离了黑魔法学校”

“又进了黑魔法学院”

“哦真可怜”

“看他刚刚的表情!我打赌他一点也不想去斯莱特林。”哈利一边鼓掌一边压低了声音对罗恩说,他想起了他差点因为会蛇佬腔而被分院帽分进斯莱特林的经历,“他是不是不知道可以告诉分院帽自己想去哪个学院?”

“我不知道,但我也觉得他不想去斯莱特林。”罗恩耸了耸肩,又补充了一句,“他也不像是个斯莱特林。”

“你们看马尔福他们。”赫敏扬了扬下巴。

哈利和罗恩回头,正巧看见潘西笑得花枝乱颤地挂在布雷斯扎比尼身上:“哈哈哈,布雷斯!你看见他的表情没!谁来把他照下来!哈哈哈哈哈!”。而德拉科马尔福脸上正挂着得意的笑容,给了他身边的西奥多诺特一手肘,偏头说了一句什么。西奥多站起来,长桌上他这一边的三年级斯莱特林学生都站了起来,整齐地向后移了一位,在德拉科和西奥多中间腾出了一个空位。

路德维希微笑着走向了斯莱特林长桌,路过坐在格兰芬多最前面一脸沮丧的克雷尔身边时,揉了揉他的脑袋,这小家伙刚才叹息的声音一点也不比拉文克劳长桌边的艾尔文声音小。抬手制止了斯莱特林长桌前端想要让旁边人腾个位置的本杰明希格斯,路德维希无奈地指了指长桌后面动静不小的三年级那边。

顺着过道向后走去,朝那个莫名其妙一脸怜悯的表情看着自己格兰芬多男孩点点头,路德维希在德拉科身边坐下了,朝周围的人打了个招呼,发现大都是自己认识的,而对面潘西旁边那个浅棕色头发笑起来特别温柔的女孩大概就是达芙妮格林格拉斯,路德维希朝她笑了笑。

“呵哈哈哈哈,路德维希,你刚刚的表情是在太有趣了哈哈哈哈哈哈,被赫奇帕奇抛弃了的小可怜呵哈哈哈哈哈……”潘西依旧笑个不停,布雷斯不得不借半个胳膊过去给她靠着。他歪着身子,脸上掩盖不住笑意地也开始打趣路德维希:“要不是你说要进赫奇帕奇在先,我们一定是非常郑重地欢迎你来斯莱特林的,真的。”

“你快哄一哄德拉科,他以为你不能来斯莱特林了呢。”西奥多一脸坏笑地攀上了路德维希的肩膀。

“欢迎来到斯莱特林。”德拉科慢吞吞地说着,朝路德维希伸出来手。就在路德维希握上那只手的一瞬间,德拉科用力捏了下去。

“嘶德拉科,你真狠心。”看着路德维希吃痛甩着手,德拉科终于满意地笑着扬了扬眉毛。

这时邓布利多校长站到了主席台前,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似乎是有事要宣布。路德维希揉着手掌压低了声音抱怨了一句:“我现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向我的未婚妻解释我是意外进了斯莱特林,她一定会以为我是故意的。”大家都低着头哧哧地笑了起来。

“欢迎在新学年回到霍格沃茨,我有几件事要说说,因为其中一事比较严重,我希望在你们被丰富的晚餐吸引前说出来。”邓布利多清清喉咙,继续说,“正像你们在霍格沃茨列车上被搜索一样,现在我们学校会有来自阿兹卡班的摄魂怪驻守,它们在这里执行魔法部的任务。”

邓布利多校长停了一停,看脸色,路德维希断定他对摄魂怪要在学校附近驻守这件事很不满意。如果哪国魔法部妄想把摄魂怪派到德姆斯特朗?不提其他家族,他们首先会被德国的圣徒家长暗杀在洗手间,路德维希有些恶意地猜想着。

“摄魂怪将会在学校的各个入口处守卫着。”邓布利多半月形眼镜片后面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台下的学生们,“它们守卫的这段时间里,我保证它们不会干扰到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但我也严正声明,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准离开学校。摄魂怪不会被各种各样的鬼把戏和打扮所蒙蔽的,隐形衣也没用。”

“但是符咒有用。”路德维希小声说,听见这话的德拉科和西奥多露出会心一笑,而隔着桌子的布雷斯不解地问:“你们说了什么?”

“摄魂怪天生不理解乞求和借口的,它们分不清猎物和妨碍他们的人,”校长的眼神里蕴含着警告的意味,“因此,我必须警告所有同学,不要给它们理由伤害你们。我会让最好的学生,我们新的男女学生会主席(newheadboyandgirl)来确保你们没有找摄魂怪麻烦。”

“谁的头?”路德维希有些走神地问,因为他听见前一句“最好的学生”,下意识地四处看有没有人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