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说:“再返回去太远了,咱们再走走,总会有出口。”
许小晴就拉着郑小卉胳膊,一路张望。李冰心里虽着急,转念又想永远跟她这样走下去该多好。
又转过一道弯,总算看见了尽头,一个稻草人立在那里。许小晴呼喊着要跑过去,一只五彩斑斓的鸟却极低地略过,叼起稻草人头顶的帽子飞走。
许小晴跑到跟前,喊了一声:“哇!”
郑小卉说:“怎么了?”也跑过去,喊了声:“我的天!”
许小晴说:“李冰,快来看!”
眼前出现一片桃源,娇艳的粉色映满眼帘,耳边有了清脆的鸟鸣,有花瓣从树上落下,化入泥土,不远处一片草地,一泊如镜的湖水倒影着绿如墨色的山峦。
湖心有一小船往岸边而去,对岸有三五间草屋,似有樵夫踏歌而行,山间雾气缭绕,歌声满山回荡。
付沁怡说:“这儿不会是传说中的桃花源吧。你听那歌声,是古曲。”
李冰说:“我也有此感,此声空灵,是大雅之乐,如子期伯牙之高山流水觅知音。”
许小晴白了他一眼,说:“你觅什么知音?人家是弹古筝的,你懂什么。”
李冰说:“我就是有感而发,随便说说。此处离太白山比较近,应该是附近的景点,山民都有上古之风,只居在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犹如桃花源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归隐于此,实乃人生之幸事。”
许小晴说:“你懂的还真多,两句话就显摆开了。”
付沁怡说:“我也愿隐居这里,一辈子看这美景。”
许小晴说:“再好看的景天天看也得腻。”就一个人往前走,李冰跟上来说:“你去哪?”
许小晴说:“回去呀,为了等咱们,一车人都走不了,回去不得挨批呀。”
李冰说:“哪是回去的路呢?”
许小晴说:“不会问人吗?”
路旁有一老者背着柴,提了条鱼过来,许小晴问:“老先生,出去的路怎么走?”
老者自语道:“路向山中尽,人在事中迷。”
许小晴问:“他说什么?”
李冰看他衣着古朴,谈吐不俗,背着柴还能如此轻盈,定不是凡人,恭敬地拱手道:“还请指点迷津。”
老者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不就在眼前吗?”
前方果然就是一条路,李冰说:“刚怎么就没注意到?”
老者说:“你所见的真不一定是真,你所梦的幻也不一定是幻,眼前此景如水中月,镜中花,路之彼端才是你的归处,你们速速去吧。”
李冰若有所悟,谢过老者,三人一同而去。
没多久就到了油菜花海,学生们正排着队上车,李冰忽觉时间已这么久,怎么还没上车?
他一个人跑过去,喊了几声集合了!老师说:“那边有两个女生,叫他们快一点。”李冰对着许小晴喊:“你们快点,要发车了!”
清点过人数继续出发。车终于拐过五六七八个弯后到达目的地。一行人踏着积有水洼的石阶,两旁青松翠柏在呜呜风声中唰唰作响。绕过回廊眼前开阔出一小型场地,众人集合完毕,就举行了简单的祭奠仪式。
首先是蒋英的致辞,再是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各献花圈,最后是李冰代表学生发言,李冰在看完油菜花后,就再没说话,低头在路上赶写出篇稿子,临上台拿给蒋英,蒋英一身女士裙装西服,散发幽香,岳超群曾点评过女老师们各种香味,英语老师是纯香水味,音乐老师是花香,蒋老师是肉香,李冰凑在跟前,却闻到一种幽香,暗香浮动。
老师用笔划着边轻读边说:“写的怎么这么乱,都看不清。”末了又说:”还行吧,就照着念。”李冰写稿子就没什么心思,在台上边念边拿眼往六年级队伍看,可怎么也找不见许小晴。
时至中午,简单用餐后,队伍聚到一棵参天古树下,树木枝叶繁茂,绿荫罩住一片空地,新一批团员就在古树下举行了入团宣誓仪式。随后队伍又参观了距古木一箭之遥的一座仿古院落。
院门虚掩,队伍轻声而进,踏过生满青苔的碎石路,进了后院的展览厅。偌大厅堂,四壁挂满名人书画题词,绕墙一圈的陈列柜里,金黄色锦缎上放置了革命英雄的遗物以及见证那一历史时期的物件与照片。
队伍依班级次序进入厅堂绕行一周再回到入口。李冰仔细观看,不觉已落到本班队伍最后,而许小晴恰打着旗走在他们班最前,两人相距几步,许小晴走的很快,就要到李冰跟前了,却听见班主任说:“许小晴仔细看走慢点领好队伍。”只得又退回去。
走出纪念馆,天已放晴,太阳映照水洗过的天,青松翠柏,露珠晶莹。自由活动时间。许小晴在长廊里坐着聊天,后面是几座烈士的坟,青草地和坟茔上点点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