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不仅杨郭两人心知肚明,帐中其他人也都心中有数。
因此,大多数人心中都隐隐有点儿小爽。
不过,对于李天生这位大佬刺杀金国皇帝一事,众将领再无异议。
转而,身子颤抖,一个个兴奋地脸红脖子粗,青筋暴露,口干舌燥,心中激动地恨不得立刻杀到中都。
金贼狗皇帝身死,大金必定大乱,坐镇中军的完颜洪烈绝对要撤军,返回大金都城,争夺皇位。
否则,他那几个兄弟绝对好好“招待”他,这个被金国皇帝器重,将其余皇子比到尘埃里的“好兄弟”。
而从探子来报,到完颜洪烈作出反应的时间差,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个破敌良机。
场中都是行兵做战的狐狸,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出列:
“末将辛弃疾请战!”
“末将杨铁心请战!”
“末将郭啸天请战!”
“末将毕在遇请战!”
……
对于帐中诸将前所未有的“热情”,韩胄心绪澎湃,自是理解,这种错过了,比发现自己跟猪睡一晚,还要悔恨的事情;抓住了就是泼天功劳、不仅能中大奖,还名垂青史的事情。
哪怕是他都拒绝不了!
就好比被如来佛压了五百年的孙猴子,终于窥测到一丝成功脱困并绊倒哪个胖和尚的机会,若是不狠狠抓住,给他屁股上来个七八刀,都对不起自己这些年的“憋屈”。
于是,韩胄抓住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密谋后,整个军营,如同机器一般,开始井然有序地行动起来。
营帐内,待属下按计划,下去安排、布置后
里面忽然一阵静寂,只有呼哧的呼吸声,显示里面尚有人在。
韩胄微微调整一下,因为方才与属下探讨歼敌方案而过于激烈的情绪,手指颤巍地拿起桌上的羽毛和玉佩,神色复杂,眼中有思绪翻涌:
五年前,七月十五
他与李天生初次会晤,场面不快,但那位江湖上声名鹊起的李仙君,除了给韩胄举荐人才,送上《武穆遗书》的消息外,还留下了至今令其印象深刻的话:
韩相只管放手一搏,后顾之忧自会有解
于是,当夜,南宋皇宫纷乱,整个临安灯火通明。
四年前,七月十五
同样的书房,同样的桌前,韩胄与李天生相对而坐,一段对话就此而开:
韩:阁下既然能自由出入皇宫大内,何必北上中都,割了那金贼皇帝的狗头,搅动时局,引得金国鞑子相争,消磨实力。
李:取金国皇帝的人头不难,但如今,金人势大,金皇第八子完颜洪烈又是后起之秀,此人奸诈,坐镇中都,颇有魄力,擒贼灭王之计虽妙,但时机未至,不过,韩相疲敌之计,甚妙。
……
于是,当夜,南宋皇宫纷乱一片,皇帝咆哮,雷霆大怒,各处戒严。
短暂三日,大金三位手握重权的将领,死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