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冷对

田园小酒师 蓝牛 5926 字 2024-05-19

梁大郎直接道,“听姑姑被害难产,一接到信儿,就立马赶回来了。还以为赶不上见姑姑最后一面了。”

窦传家脸上的笑顿时僵住了。

梁大郎却不在意,“听说当时情况十分凶险,连镇上最好的大夫都没把握救活姑姑。好在姑姑福厚,和小表弟都挺过来。只我看姑姑面色还不好,要是镇上的药吃的效用不大,就到府城找个专治妇人的大夫悄悄,配些好药,平日里也再吃些补品才好!这身子一旦损坏了,折损的也是寿命。我在外听了不少,也见了不少。很多妇人生产时出了状况,悠悠几年就丧命了。”

看他说的那么严重,窦传家看了眼梁氏黑沉着的脸,“不…不会的!你大姑她……身子也好!吃着药呢!”

“姑父!我不是危言耸听!那严重的,又不好好调养治病的,不到一年半年的就撒手人寰了。纵然姑姑她之前身子好,现在也亏损掏空了。姑姑和四娘巧思,想了个龙须面出来,还跟爷爷捉摸出了酿果子酒,家里也挣了些银钱,又不差那点银子。姑父不可不重视啊!”梁大郎跟他道。

窦传家知道,他这是回了家,作为梁氏的大外甥,来给梁氏撑腰,责问来了。要不然也不会特意过来一趟。就说治,“花多少银子都治!家里银钱也都在你大姑那。”

梁大郎就说姑姑也有错,“那二娘就算是养女,也是姑姑的闺女,叫姑姑娘的。姑姑该好好教养,多加管教。也不至于让她屡屡酿祸,姑姑反倒徒受罪苦。”

刁氏惯常拿婆婆身份压人,拿孝道说话。梁大郎就直接搬出梁氏也是窦二娘的娘,有权利管教她的话来说。

窦传家说不出话来。

梁氏呵呵冷笑,“我哪敢管教她,当爷奶的,当爹的都护的紧实呢!只有我四娘几个受她们管教的份儿!”

梁大郎皱眉,“四娘几个若是犯错,自然该当管教。做错事,该训就训,该罚就罚的!”

“没错按上一个,还要打一顿!看不顺眼就打吐血!”梁氏哼一声。

梁大郎的意思,四娘犯错该管教,窦二娘犯罪更该罚。不过看梁氏有些不理解,他也明白,这个姑姑是斗不过老窦家的人,即便现在分了家,也被人拿捏在手里。他暗叹口气,当初就不该给姑姑定窦家的亲事!

“行了!就你懂得事多,你姑父活了几十年,还能不懂事?!”梁大智笑骂一声,看窦传家的眼神带着冷讽。骂他才是不懂事!

梁大郎就把从外面带回来的几样补药摆在桌子上,指着哪样吃了补气,哪样吃了补血,让配药的时候配里面,或者做成药膳吃,“我在外面常听人吃药膳补养,给姑姑也找个专妇人病的大夫瞧瞧,看吃些啥药膳,好好调养。”

窦传家哎了声,谢过他一片好心。

外面窦翠玲过来,拎着一块二斤多的肉,“看家里来客人了,送点肉过来。”

梁大智几个喝着茶,都没人理会。

窦传家起来到门口接了肉。

窦翠玲小声关心,“看他们一下来了几个壮男力,娘担心他们为难你,打了你,让我来看看。”

窦传家摇摇头,说没有。

窦翠玲看梁家兄弟的样子,还有个高个的青年眼神锐利,没敢进屋,叫了声嫂子,见梁氏没应,就赶紧走了。

梁凤娘出嫁杀了一头猪,孙家来迎亲也豪气的拿了一头杀好的猪,因为请了吃酒席,肉就只给本家的分了些。梁氏娘几个回来,直接砍了一条后腿带肋条肉的,有六十来斤,家里不缺肉。

没一会,村里就有人来找窦小郎玩,还拿着那个猪尿泡的球。窦小郎去梁家之前知道会杀猪,把那球给里正孙子,杨三宝几个拿着玩了。这会几个小子听他回来,就过来找他。

杨三宝就告诉他,“我看到你爹今儿个在集上割肉了!”

杨里正家的日子一直都是村上顶好的,因为离集上也不远,家里有驴车,杨三宝常常能去赶集,买点小吃食。今儿个窦传家去给陈天宝送了龙须面,割了块肉,就让他看见了。

想到窦翠玲刚才送来的二斤多肉,窦小郎眼神一闪,拿了点心给几个人吃,悄悄问他走了几天,老宅和他爹有啥事儿没有。

几个人都不知道,就见老宅的人傍晚去过两次,窦传家也去过老宅两次,然后杨三宝看见窦传家割肉。

见没打听出来,窦小郎就说回家了,等吃完饭再跟他们玩儿,球也不要了,那球几天下来已经被摆弄的脏呼呼,天冷也冻干的梆梆的,估计也快踢烂,给他们了。

回到家就问窦传家,“爹!你咋知道我们今儿个回来,你还割了一大块肉!”

窦传家一惊,忙否认,“不…不知道你们回来呢!”看看梁大智和梁二智,“你想吃肉,家里肉还多着呢!”

他割肉,是赵天赐喊着想吃炖肉,想吃饺子了。他就割了块肉送去。可那天在公堂上,还有梁大智,他听着说不再孝顺老宅的。还对他们酿酒的事儿很不满。当着梁大智兄弟,他下意识的回避了。

窦小郎却不让他回避,“那你割的肉呢?给谁了?这些天送面条结算的银子还有余的吗?”

窦传家脸色难看,“小郎!”

窦小郎哼了声,“在公堂她们自己承诺的,要是饶了窦二娘,就不用再管她们的事,不用给孝敬银子。你给她们割了一大块肉,刚才还拿着我们家肉来送肉卖好儿。你还把卖龙须面的银子给她们了!”

“小郎别胡说!天赐在这住着治病,说想吃饺子,我就割了一点给他。你小姑…没有要,刚才又送来了。”窦传家解释。

“那我到她们家蹲着去!看她们家今儿个吃不吃肉!”窦小郎说着,就出去。

窦传家站起来喝他,“小郎你回来!你不是小娃儿了!咋能这样!”

窦小郎两眼立马就红了,哽咽道,“我们不在家,你就把家里的东西家里的银子都顶到老宅去了!”

“啥顶不顶的,你跟谁学的!?”窦传家呵斥。

“跟爷奶学的!她们之前就是这样骂娘,把好东西都顶到娘家去!我听了好几回,我自然学会了!”窦小郎哭着怒顶。

“你……”窦传家指着他,想骂又骂不出。他说跟老宅学的,难道骂他不学好的!?

“打呀?打死算了!你有亲闺女,亲儿子!把四娘打吐血!把小郎打死!小六也命弱活不长,干脆扔了!三郎卖了,我呢!你直接休了!你就能好好孝顺你爹娘,疼爱你亲儿子亲闺女了!”梁氏呵呵呵道。

窦传家气的脸色酱紫,直接甩了袖子气冲冲出去了。

窦清幽冷眼看着,几天冷静,窦传家并没有冷静下来,反而越来越会掩耳盗铃了。

“他这是啥态度!?他还有脸跟我们甩袖子走人!?”梁二智怒道。

梁大智瞪他一眼,“好了!爹没有来,是认为我们能压得住,不会再闹起来。秀芬和四娘她们回来了,这个事……就暂时不要提了。借钱看病的事,好好说。夫妻也不能天天都吵着过!秀芬身子也不好。”

梁二智翻了一眼,当初就不该给秀芬找这么个人家!老窦家的好名声,都是装出来的!把秀芬骗惨了!

常月荷大气不敢出,看看窦清幽,询问的看向梁玉娘。

梁玉娘冲她摇摇头,过去劝梁氏,“姑姑也不用生气,前儿个你不是还说分清轻重主次的吗?现在姑姑就啥也不讲,一心只调养身子,照料小表弟当紧!”

梁氏说是说了,心里也想得通了,可一件件的事儿,还是让她堵心。看看窦清幽不好看的小脸,窦小郎气恨的憋鼓着眼,也不想让闺女儿子给自己担心,“好了好了!啥都不讲!我现在是想得很通透,只讲我自己调养身子!我可想长命百岁呢!咱们去做饭吧!今儿个炖肉吃!”

窦清幽应声,“今儿个正好试试鼎罐米饭吧!”她刚淘了一件鼎罐,还没用过。

“啥鼎罐米饭的?我也帮忙做!”常月荷感兴趣道。

窦清幽就让她和梁玉娘帮忙。

梁氏烧了热水洗肉洗菜。

不大会,窦传家又回来了,大舅哥和二舅哥都来了,他是不可能走了不陪客的。

梁大智也不说他了,也不让梁二智和梁大郎再说。

几个人就说起明年开春种棉花的事,明年的棉花都要掐头打叉子,因为今年的棉花比去年一亩地多收了几十斤棉花。

等鼎罐米饭做好,梁氏炖了肉,又炒了肉,白菜和豆芽,葱蒜等。

“这米饭好香啊?这是哪个米?”梁大郎一闻味儿就赞道。

“和姥姥一块买的,同样的米。只是用鼎罐做出来的,更香醇了。”窦清幽解释。

梁大郎笑着称赞她心灵手巧,竟然会用鼎罐做饭。

常月荷一脸的迫不及待,想尝尝。

韩氏也说,“别看四娘年纪小,给她娘炖补品,做个别样的饭菜,拿手的很!这样的闺女,十个我都不嫌多!”

“我这闺女一个都难得!”梁氏自夸。她四娘受过神仙点化,几十万里都挑不出一个。

众人笑着端饭吃饭。

梁氏就领着梁玉娘,常月荷和窦清幽几个在她屋里吃了。

吃晚饭,梁大智三人又坐了会,叮嘱了梁氏些话,“想回家了,捎个信儿,大哥二哥就来接你了!”

梁氏应声,送了他们离开。

常月荷已经滚在窦清幽的炕上,“四娘你这屋里收拾的真舒服!我都不想走了!”

“这两天就先做两双棉拖鞋吧!”窦清幽跟两人道。

梁玉娘拿了针线活儿来的,之前来就看了她的棉拖鞋,正好比着做一双。

常月荷也跟着做。

梁氏看仨女娃儿一块做针线,叽叽喳喳说话,也到这边屋里坐。

窦传家看她一直没出来,也只好忙自己的活儿去了。

傍晚窦三郎回来,窦小郎跟他显摆鼎罐米饭多好吃好吃。

“等我沐休,我也来学学做做!”窦三郎喊话。

常月荷看着他,“君子远疱厨,你还学做饭啊?”

“做饭的大师傅也多是男子啊?能说他们不是君子?”窦三郎念了书也没这种迂腐的思想。

“他们只能算是厨子,并不是君子。”常月荷辩解,君子就该有个君子的模样和气派。

梁玉娘微红着脸帮腔,“听说御厨也都是男子。君子也并不是单单一种人才称得上君子。只要有学问修养,不论是做饭的厨子,砍柴的樵夫,都能成为君子。”

“玉娘表妹说的不错!”窦三郎笑应。

梁玉娘顿时脸色更红,垂着眼不敢抬头。

常月荷从小到大听的君子可不是厨子和砍柴的樵夫,想要跟他辩辩。

窦三郎笑着问窦清幽书看的咋样,等会把这几天学的教她。看她头上的头花,“大表哥大表嫂回来,不是送了宫廷样式的绢花,咋还戴着这个?”

是他买的那一串淡紫色的绢花。

“戴习惯了。你现在写策论了没有,三哥?”窦清幽问他。

窦三郎蹙了蹙眉,“夫子不让我太急功近利,让我沉下心来好好念书。我根基浅,势必得多念两年沉淀沉淀。”他却想和窦大郎一样,翻过年的春试,就恨不得下场,赶紧挣个功名回来。

“三哥先别急。稳着来就是!十年寒窗苦读,三哥才刚开始第一年寒窗呢!”她笑着指了指外面的霜雪。她也看他有些心切,浮躁。

窦三郎微微叹口气,喊了小郎也准备,教给他们姐弟识字练字。

窦小郎在家里几天,倒是没拉下课业,知道这几天会讲那些,窦清幽早给他补了。

“他们兄妹感情真好。”常月荷看着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