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

科举发家 清涴 1821 字 9个月前

瞧着也是个亲民的,沈钰对他的评价略微高了一分。

送水的老丈微微点头,并无一般村民见到县令的忐忑。沈钰不由好奇,上前笑道:“老丈好,这日头挺晒,我们去你家庭院纳个凉,一起说说话,如何?”

里正赶忙从人群里挤出来,暗暗用眼神给这位老丈示意,嘴上还对着沈钰殷勤道:“大人请。”

沈钰则看向老丈,见对方点了头,这才进了院门。

倒是里正急得一头汗,生怕沈钰怪罪,赶紧小声解释:“大人莫怪,李三木也是个可怜人,两儿一女一个都没留住,前两年他婆娘也走了,他也就越来越不爱搭理人了。”

沈钰点点头,抬脚踏进了院子,李三木已经闷不做声地搬出好几张凳子。沈钰略微一扫,见院内收拾得整齐妥当,还摆放着不少木料和尚未完成的柜子,便知这李三木还有门木匠的手艺,便指着一个编好的背篓笑道:“老丈这背篓编得好,比我小时候背的那个好。”

李三木微微诧异:“大人小时候也背过背篓?”

“是啊。”沈钰点头笑道,“小时候家里光景不大好,我那时也跟刚刚那几个孩子似的,得了空就背着背篓上山捡点柴火笋壳,还会喂鸡。”

村民们本来还觉得沈钰气度不凡又是县太爷都要拜的大官,生怕哪里惹了这位官老爷不高兴,所以哪怕站了一院子人,出了喘气儿都没人敢出声。听到沈钰这番话后,村民们瞬间就觉得亲近了,哎哟,原来这位大官小时候也跟咱们干同样的活啊!

气氛瞬间就轻松了起来。

沈钰便顺势询问了一番村里的情况,又亲切地和他们唠家常,问问粮食够不够吃啦,家里儿子娶媳妇儿了没有。有像李三木这样情况的老人,沈钰还特地每家都去走访慰问了一遍,顺带送了些米面,都是他出发时让人带的。

这一通操作下来,淳朴的村民们看着沈钰的目光就跟看亲人似的。一旁的县令对沈钰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管这位大人是不是装模作样图个好名声,好歹他真的暖了老百姓的心窝子。

接下来的时间,沈钰接连走访了各个靠近府城的县,继续给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送温暖,和他们握手吃饭唠家常都没有半点不耐。老百姓们哪里见过这样亲民的大官,对沈钰的好感值瞬间到达姐姐。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县的县太爷姓什么,但他们一定知道,青州府的刺史大人,姓沈,是个大好人!

这可差点逼死了青州府的其他官员,人家刺史大人都无惧酷暑到处关心百姓,他们这些小喽啰还能闲着吗?

一时间,各县都开展了官员下乡的集体活动,让百姓们充分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温暖。

当然,其他官员内心如何激情辱骂沈钰,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刷了一波声望值和百姓好感度的沈钰也没多高兴,好的不灵坏的灵,暴风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