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科举发家 清涴 1395 字 9个月前

那头李青山得了好处,将被劁的两头猪领回家一天三顿供着。他也没瞒着李河一家,奈何对方不领情,还记着分家的仇骂李青山蠢,猪崽子可是要养了吃肉的,这么胡搞瞎搞养不活可别找他们打秋风!

李青山:……

算了,跟俩蠢货说不清楚,自个儿还是好好种地养猪多收点粮食,以后亲娘跟着老二过不下去了,好歹自己还能供养得起。

沈钰还怕陈氏不死心,又来给他娘吹风提亲事,再次向他娘强调:“夫子曾说过,世间女子,教养全看母亲。平日里外祖母也向您哭诉过二舅母的泼辣无礼,您若是松了口,是想要这样一个儿媳妇吗?”

李巧儿接连被丈夫和儿子敲打,本就把这事儿画了把大叉,再听沈钰这鞭尸的话,想到她二弟媳平日里的奸猾无赖做派,竟是身子一抖,再也不敢胡乱点头。

沈钰这才松了口气,接着去陈秀才那儿上学去了。

翻了年,私塾里少了好几个熟面孔。沈瑾见怪不怪,这场景他见多了,见沈钰眼神中似有疑惑,沈瑾便解释了一番。原来那几位师兄也过了十岁,身量也壮实了不少,被家里拉去帮忙干活了。

沈钰一默,十岁,放后世还是小学生的年纪,那几位师兄就已经成了失学儿童跑去干农活了,这世道,穷苦人家的日子委实不大好过。

也更坚定了沈钰想要中秀才中举的决心。不是他看不起农民,而是有了一条平坦大道,谁都不甘心走另一条苦日子看不到头的荆棘路。

陈秀才便发现,他这个得意门生,过完年后,更稳重了不少。

以往他还会同沈瑾等人玩闹一番松快松快,如今却一门心思扑在功课上,真真儿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颇有先贤悬梁刺股之韧劲。

沈钰很有自知之明,先前的蒙学能学得那么快,是因为他自己开了挂。现如今功课升级,换了四书五经,沈钰自然不敢托大。

这些知识可是历经几千年依旧不朽,闪烁着先贤的智慧之光。搁后世,往里头拎出一句话就能写篇论文,这等瑰宝,沈钰还没开始学,内心已经多了几分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