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镇上

科举发家 清涴 1260 字 9个月前

上辈子沈钰作为商界的成功人士,挣钱的办法确实有不少,奈何现在科技水平没跟上,到头来能帮上他的,还是早年间在山里跟着爷爷奶奶学的本事。

沈爷爷会做豆腐,沈钰打小就跟着沈爷爷泡豆子煮豆花,再大些便自己上手,磨豆子配卤水都是做惯了的,十多年下来这套流程已经在他脑子里存了档,给他一套工具就能自己做出来。

要不是考虑到年纪问题,沈钰早就放开了折腾。豆腐虽然不是特别好吃的东西,但在这会儿,已经是难得的美味。每天做上两板豆腐卖出去,已经是格外让人羡慕的美事儿了。

一桩桩事情在沈钰脑子里过了个遍,慢慢便有了成算。

沈钰正合计着该在哪天把做豆腐的事儿提出来,跟前就站了个人,抬头一看,也是熟面孔:“大柱叔。”

沈大柱咧嘴一笑:“二娃你咋在这儿?谷子都收完了,过两天就得交税粮,你回去好好看着你家的谷子,别被麻雀吃了去。”

沈钰来了兴趣,“大柱叔,交粮的地方远吗?”

“那得去镇上,四五里路呢。”

沈钰知道这会儿的粮税都是直接交粮,也不重,收成的十分之一即可。孟子说“什一而税,王者之政”,这么看来,元嘉帝该是个体恤民情的明君。

沈大柱见沈钰对此很是好奇,又多说了一句:“交了粮,你也该去念书了,总得备点笔墨纸砚,干脆同你爹一道儿去镇上,交了粮再给自己置办点东西。”

沈钰也想去镇上看看,穿过来六年,他还没出过沈家村呢,就是怕自己拖了沈二川的后腿,毕竟现在自己身量还小,怕是跟不上沈二川的脚步。

沈大柱看出了沈钰迟疑的原因,再次感慨了一句这孩子真是难得的懂事,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沈钰的头,低声安慰他道:“放心吧,村里送粮的都是一道儿走,到时候咱们走慢点便是。肩上担着百多两百斤的担子也走不快,你要是不怕累,跟着也没事。就一点,跟紧你爹,千万别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