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可耕地面积是有限的,在一定时期还是相对稳定的,对于种子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的,可以测算出来的。
如果从现实世界那些专业种子公司大规模采购优
质高产种子,这些种子的来源和种植情况肯定要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并且进行跟踪调查。
如果依靠戒指空间滋养的方式大规模培育、供应粮食种子,大范围推广种植,根本就是自找麻烦,也无法自圆其说。再说了,老祁和小祁都无法确定——他们还可以拥有仙器戒指多长时间?
这样一来,滇农集团想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和成果就要受制于人,无法保持稳定的品质属性,也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
老祁可以源源不断地从2019时空给小祁提供优质种苗,小祁可以在自家果园种植各种经过戒指空间滋养和改良的农作物,也可以在自家企业控制和影响力足够强的地方进行有限的水果、蔬菜种苗供应和种植推广,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粮食种子供应却不敢随随便便去触碰。
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以袁隆平先生为代表的杂交水稻研究。1996年,农业部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
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通过老祁提供的资料,祁景焘了解到:水稻是我国的三大主粮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40%的份额。我国自1996年启动超级稻计划,在老祁所在的2019时空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
袁隆平科研团队先后于2000年、2004年和2011年突破了百亩连片亩产700公斤、00公斤和900公斤的前三期超级稻发展目标。
2016年,“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取得成功,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并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这次验收的项目是袁隆平科研团队培育的超级稻在全国38个百亩示范片中唯一一个双季稻科研攻关项目。
2017年,袁隆平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
稻示范基地,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这也是中国水稻最高亩产。
在老祁所在时空,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超过110个,如此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验种植成果,推广面积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约五分之一,我国杂交水稻平均亩产长期徘徊在400-500公斤区间。
为何会这样?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大面积推广却面临生产程序复杂、成本投入高、农户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