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帮手

但显然,信王不在其列。

他哥哥天启对他很好,非常好,好的不能再好了。

一个是天启没有孩子,而且目前的身体状况,想要生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信王不久之后是要继位的。

是的,这一点是摆在明面上的。

根本就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皇位的交接波云诡谲,危机四伏,充满了血雨腥风。

大明的皇位在朱由校和朱由检这一辈,过渡的十分平稳。

信王也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让他步履维艰。

他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魏忠贤从中作梗,或者暗下杀手,仅此而已。

至于说什么有其他的藩王和信王竞争之类的,其实根本不存在。

只要信王不死,那么就没有人争得过他。

不然的话,天启不会答应,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

魏忠贤是很牛,但是想要让满朝文武在这等大事上屈服于他的意志……

对不起,他没有这个能耐。

他要是真敢行废立之事,掌握兵权的勋贵们和掌握政权的文臣们,一定会把他剐了。

他手中的东厂和锦衣卫,面对着正规军的时候,连渣渣都算不上。

也就是说,只要信王不死,那他就是大明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除了这个关系之外,天启和信王小时候的经历,也是让哥俩亲密无间的根本原因。

他们的爷爷万历皇帝不怎么样,对他们的老子泰昌帝厌恶至极。

要不是臣子们百般阻挠,泰昌帝根本就没有继承皇位的希望。

也是因为这个,天启和信王小哥俩自然从小就没有得到过什么长辈的疼爱,过的凄凄惨惨,朝不保夕。

共患难之下,做哥哥的天启自然要照顾好弟弟,于是哥俩的关系好的不得了。

连“我当几年皇帝,然后给你坐”的话都能说出口,兄弟俩的感情可想而知。

魏忠贤数年如一日地在天启面前挑拨离间,都没有起到作用,就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天启对信王的好,不光体现在这些地方。对于信王的生活,也照料的无微不至。

信王不光有一座自己的大宅院,手中甚至还有皇庄和店铺。而信王府的日常开支,都是源自于这里的产出。

信王府的皇庄里,不但能够产粮,还能织布。产出来的棉布,数量颇为不凡,都是放在信王府的店铺里销售。

可零售嘛,大家都懂的。

古代的人消费能力也不高,买一次布差不多能用好几年。

所以信王府产出的棉布,今天卖点,明天卖点,总是不多。

结果上一次产出的布还没有卖光,下一批的已经运过来了。

这就是信王府的经济现状,赚的钱足够花用了,但是却没有什么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