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如果当时春节后,微讯这个行为遭人捅出来,那几乎是毁灭性打击。但眼下时间已经过去许久,微讯用户已经突破一亿,现在即便是再被捅刀子也不怕,毕竟势头已经起来了。
而要去论述微讯凭的什么仍然维持着高增长?
坦白说,路舟自己心里的答案都未必正确。“挖”用户通讯录之前,香蕉持续给微讯引流,橙子浏览器搞过盗版擦边球,芳芳果园引入过“农场模式”和“摇钱树”补贴。就是在这之后,微讯支付绑定,公众号广告扶持内容创作,微头条“恶俗”起家导流......
它成了一个变量极多的解题,每一步又像是在刀尖上跳舞,最后便是几乎无处可解,又难以复制。
更何况,即便是现在,微讯和各产品线也仍然是在疯狂地占用计算资源,梦谷云始终就像是根被挤到最末的牙膏,被压榨得不得停歇。
能保证不出意外?谁也保证不了。
想罢,路舟是重新将思考的地方放在了接下来的安排上。
不知不觉就已经是2011年最后一个季度,时间是从来没有等过任何人。
微讯中,快捷支付已经亮相,那接下来和支付相关的战场,几乎可谓“绞肉机战场”。
这是场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地推运动”,即便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不曾发生。
它从红包开始崭露头角,几家巨头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入战场,争的是持续增长的手机支付用户。
红包之后又蔓延到o2o,又或是共享领域。各家争夺的是线下的支付入口。
只消一张纸片,一个二维码,现实和虚拟之间的通道就得以打通。这可是比所谓近场nfc要更加实惠和方便的解决方案。
明面上所补贴是给到的线上用户,可补贴所真正流入的却是店铺商家的口袋中。其所见,那便是仗打着打着,线下的商铺店门就全面地铺张开了二维码支付这一支付手段。
像是烧得毫无意义,因为外卖和打车价格总是得反弹。可对互联网公司而言,这才是进入现实的开始。
路舟想了想,至于说进场晚又或没打赢么,那可能就是千度钱包的结局。毕竟,虚拟的网络中再好,人还是活在现实当中,现实中既然是没有千度钱包的入口,这又谈什么应用场景。
或说千度两百亿烧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