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暮光道:“世子二人,文韬武略,能否遣之?”
杨满堂摇头:“正修虽然机智,心浮气躁,不妥;正拱依仗武力,必出乱子。”
诸葛暮光道:“大王莫非是想亲自前往沅州一趟?”
杨满堂道:“知我者,诸葛也。孤不得已而为之,孤不去,诚意不够也。”……
一从沅州回来,杨满堂与儿子杨正修、杨正拱统领苗、瑶、侗九十团峒的各族人民,以临冈为据点,举行起义。
义军活动于武冈、全州、永州、邵州等州军,截断了岭南和中原的联系。义军势力之大,围攻寨市(绥宁县治),时刻威胁着宋廷的统治机构,县治不得不迁往绥宁县北境有武装控制的苏家洲,流亡长达二十余年之久。
与此同时,武冈军的盆溪有一叫莫六名的道士,此人善跑,昼夜可走三百里,多次冒犯大宋法令,拥有部众千人,他又有钱百万,用来招募武士。
莫六名得知杨满堂于临冈起事,也加入了义军队伍,两支义军合二为一。自此,湖南路的五溪地区的乎成了农民军的天下。
赵构自1127年在临安称帝,即位才几年,农民起义遍地开花,金兵也时常南下劫掠。为此他寝食难安,内部不稳定,皇帝的位置就不稳靠,“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他的一贯做法。
宋廷火速派遣鼎澧镇抚使兼知鼎州程昌寓率水军乘车船、海鳅船攻打夏诚水寨,于下江口被义军击败。
义军缴获了大量的官军车船后,大规模砍伐鼎、澧地区松杉、樟楠等木材,大造车楼大船,严密设防,陆耕水战,既取得水战优势,又获田蚕兴旺,实力日益增强。
而洞庭湖义军分支武冈军苗族人杨满堂已拥兵万余人,劫富济贫,驱赶官军,威胁着今湖南西南、广西北部地区的安全。
鉴于湖南路局势纷乱,宋高宗只好派丞相张浚带兵亲往洞庭湖镇压钟相、杨幺的义军主力。而湖南路安抚使席益则遣统制官吴锡率部讨伐五溪地区的杨满堂一部。
杨满堂的暗探早就得知官军要前来镇压,果断地将队伍化整为零,统统拉进大山里面,打起了游击战。
猫儿山、大古山、山等地的义军派出小股部队,不时袭击进山的官军,来去无踪。追击的官军携带的火器难以发挥优势,甚为头疼,一筹莫展。
统制吴锡一到绥宁武阳砦,就重新组织了当地的政府武装、地主武装,改变作战方案,决定先端掉义军的中心据点“临冈县”,给杨满堂一个下马威。
官军在苏家洲随便抓了几个乡民,要他们带路去攻打杨满堂义军。哪知道这几个乡民恰好是杨满堂安插在临时县治的眼线。谁不好抓,吴锡一抓就抓到了对手的探子,这有得吴锡喝上一壶的了。
几个“乡民”在宋军的威逼下,为官军当向导,一路到了宋溪水,吴锡勒马停止了前进,执马鞭问一个向导:“此地叫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