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姑姑便叫一个小丫头送王玚过去,自己亲自领着牛夫人去了正堂,“里头各家的夫人们都在——镇国公府两位太太也来了,大姑太太也在的。”
牛夫人听了自然高兴,便嘱咐王玚叫他不要乱跑,仔细冲撞了女眷,转身跟着王姑姑过去了。
王玚忙答应一声,跟着小丫头左转右转的来了林府中新起的祠堂——却是林如海在京时主持建的。
他还诧异,难不成是自己想多了?
谁知那小丫头嘻嘻一笑,回身道:“大爷,姑娘却不在这边——里头都是些道姑一类,您跟着往这边来。”
王玚一笑——果然不曾猜错。
那小丫头领着他绕过祠堂,到了后头临着花园子的一间小小抱厦里头,这才蹲身行礼道:“大爷您只管进去,小的去院门守着。”
王玚点头,径往院内行去,果见黛玉就在廊下伸着脖子巴望,一见他来了,提着裙摆就匆匆往这边小跑着过来。
他忙紧走两步拦住,低声斥道:“院子路滑,急什么!仔细跌了,看你找谁哭去,我可不给你擦泪珠子!”
黛玉抬头灿烂一笑,“高兴!”
王玚见她这样,心里也高兴,却故意板着脸道:“有什么高兴的?”
黛玉笑着领他到屋子里坐了,亲自端了茶过来——王玚那里还忍得住?心里早化成了一滩水儿似的,再绷不住了,就忍不住笑道:“这是什么好事儿?妹妹高兴的这样!”
“不是我,是哥哥的好事儿。”黛玉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抬手接过王玚递给她的茶杯,却只是握在手中,“哥哥瞒着我好大的事儿,方才还那样,我还不曾给哥哥摆脸色呢!”
王玚笑着剥了几个松子托在帕子上,“是我错了,罚我给妹妹剥松子罢——妹妹说是什么事儿?”
黛玉慢慢道:“哥哥受命主管筹建公用藏书阁之事——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呢?”
“我当是什么!”王玚失笑,“这个不过是差事罢了。没什么好说的。”
黛玉斜了他一眼,气道:“哪里是小事!”
她缓了缓,又笑道:“我听说,藏书阁的书不够了,哥哥捐了好些自己的藏书——这个怎么不与我说?还是圣上降旨褒奖,我才知道的。”
王玚听黛玉今日步步紧追,揪着这个不放,奇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妹妹怎么感兴趣了?”
“建藏书阁以供天下读书人借阅,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黛玉慢慢说道,“只是,这也是大事,绝不是哥哥一个人就能办成的。”
“这几日公主与我说了不少,有些事我听了她的话,不免就多想些——哥哥,建成了这个,是名传千古的大事。不必我说,我瞧着哥哥传来的书信,这些日子就是在做这个罢?有不少诗文,叫我这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都知道了。”
王玚一笑,点头道:“是,倒不是为了什么名传千古。我实际得很,就为了打响咱们家在士林中的名声,日后铺路罢了——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前期武将还受重视,等朝纲渐稳,没有哪一个皇帝是撑得住不疑心手握兵权的重臣的。为长远计,王家还是弃武从文的好。所幸父亲如今手里兵权已经交了,叔父也是文官,到了我这里直接走的科举,已经是转型成功了一半了。”
“哥哥直爽。”黛玉也笑了,“哥哥同我掏心掏肺的,我也有话要劝一声哥哥。”
“如今王家名声日起,那些世家心里回过味儿来,未必不会嫉妒。这样大的好处,不是咱们一家能吃得下的。所以我劝哥哥,宁可分了,不能撑死——不如谏言,也给其他世家一个好处,也不致叫上头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