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

刘博闻愣在当场,好半晌才断断续续道:“捐、捐了?”

“是啊,就捐到藏书阁内,供天下学子借阅。”王玚一派轻松。

“隽和高义!”刘博闻激动地脸都红了,连声夸赞王玚无私。

倒叫他心里好笑,面上倒是谦虚起来,推让了几句应当之语。

方才那些堂官们也都竖着耳朵听,等王玚转身的功夫,几乎这消息便飞一般传遍了礼部,连尚书都知道了,还特来问候,又是好一番夸赞。

“隽和无私至此,我竟不知该如何感念!”礼部尚书也激动得脸上通红,手脚都颤起来了——听说这位当年家中也是不丰,还是后来娶了世家之女才起来的,“一定要将此事禀明圣上!隽和,你谦和不争,我替你表功!”

说完,不等王玚再开口,他已经匆匆忙忙回去。想是写奏本去了。

其实这个倒是礼部尚书多虑,王玚才不会拒绝这个!

若是自己提出来带头捐书,依着承元帝的性子,不免心里还犹疑,若是自己闷声不吭地捐了书,也不表功。而是礼部尚书提出表功,承元帝就觉得这便是一心为公,不求回报了——照着承元帝的性子,他偏就要大肆表彰,以示自己恩典。

王玚巴不得如此,又怎会拒绝——这比当初他同王子腾计划的还要合理,更叫人信服了!

翌日朝会,礼部尚书果然具本上奏。

承元帝大悦,亲自将王玚叫至跟前,不但降旨夸赞,又赏了好些东西,还直言朝中诸臣应当效仿。

这时候底下的世家众臣仿佛是聋了一般,只是喏喏称是,却不见出来说也要捐书的。

王玚不由心里又佩服起王子腾来——果然一如所料!

承元帝虽然不悦,但也不好强逼着人家捐书,当下更是欣赏王玚,又大肆夸赞一番。

至此,王玚便回禀说藏书已整理完毕,只待学苑修整了便可搬进去开放藏书阁了。

承元帝欣悦,当下亲自提笔写了“藏书阁”三个大字,赐下去叫人裱了装于正门。

又令内阁拟旨,明令颁发,昭告天下,务必在一月之内,令天下学子均知此事!

众臣领旨。

王玚倒是能轻松一阵——学苑的修整不必他插手,这是工部的差事,等着工部那里修整好了,过后才是他的差事。

如今礼部差事未完,又用不着人过去,翰林院他也不必去当值,索性当初同榜朋友茶楼书院小聚几日,又去京外几家大书院找几个故交,中间还去恩师家里拜访拜访——其实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往外传王家的名声。

如此十来日,王玚自觉消息传得差不多了,诗文做的也尽够了,过犹不及,这才消停下来,想着便在家歇一天。

谁知就是一大早,外头蒲桃吵吵嚷嚷的,硬生生吵起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