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喜闻乐见的打脸

宝钗见宝玉脸上挂不住,便圆场道:“宝兄弟也是无心之失,雪雁你快去看看你家姑娘好了没,不好慢待宫里来的使者。”

雪雁正没好气儿,又加上今日周瑞家的弄了这一出,心内正不满宝钗,听了这话,脱口便道:“姑娘这是教训谁呢!慢待不慢待的,不是姑娘说了算,便是使者也是来见我们姑娘的,与您又有什么相干!”

说着便踏上石矶,一摔帘子径自进去了。

宝钗纵是自诩涵养再好,也忍不得人这样说她,只是不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发脾气,总不好叫周围这一圈圈儿的人看自己的笑话,再者贾政院子里也有几个没留头的小子们过来帮忙,她正经是不愿叫那些人听了笑话她同一个丫头在这里吵嘴。

心内忍了又忍,才没说两句重话,只是自己立了一会子,便忍气道:“终归是你们忙乱,脾气也便大些,我不过是提一句醒儿罢了,听不听的还在你们。”

黛玉正换了衣裳带着紫鹃和雪雁过来,雪雁听见这话,仗着黛玉在身边,更是嘴快,“嗳哟,薛大姑娘这话说的,好似没您这一句我们就慢待了,怎么不听您的就是我们不经心不成?您哪里来的这样的底气!难道外头不是二舅老爷派来的人在忙着,还是我们拖慢了一丝半点儿的,就叫您平白说这样一句!”

宝玉见宝钗和雪雁拌嘴,扎煞着手不知如何是好,半晌头上都急得冒汗了,才憋出来一句,“都别闹了!”

黛玉看了雪雁一眼,也不喝斥,只是慢慢道:“雪雁,不要这样同薛姑娘说话,她有什么不当,你只管和缓着提醒才是,哪里能这样跟姑娘说话的。”

雪雁眼珠滴溜溜一转,轻笑了两声,才道:“姑娘教训的是,下回我和缓着些儿,仿佛刚才薛姑娘似的,提醒提醒她才好。”

众人正闹口舌间,便听见外头一声声接替高声通传道:“传圣谕——传圣谕——”

黛玉等人忙止了口舌,向院门外迎去。

那边却是贾政躬身带着来传信的内监来了,他一壁往这边领路,一壁躬身赔笑道:“应当叫内相在正堂传谕才是,那样才尊重,倒劳烦内相还到后院来一趟。”

来传圣谕的,正是从宫门送了王玚出来的连谦,他送了王玚,转身却遇到从皇后宫中抬着许多赏赐出来的一溜内监,问明了来意,知道是要往黛玉这里来送的——皇帝思虑到由自己下旨赏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似是不大好,便诉与皇后,令皇后预备了诸多时兴物件儿和宝器,这才传了口谕,只说是帝后同赏的,皇后膝下虽无子息,但与承元帝是少年夫妻,谈不上宠爱,但承元帝也素来敬重,所以闻听此言,乐得做个人情,自然不会出什么手段。所以打点了内库不少东西,令内监一同送来

连谦见了便想着示好总也要示个全奂的才好,长脸也不能是叫贾府长脸,白瞎了王玚一番苦心,这才截下了来亲自来送,不然是用不着皇帝身边的贴身内监来送的。

连谦来时骑的仍是快马,倒是比王玚来的快了一步,此时闻听贾政如此说,只是摆手道:“这是圣上和娘娘特地吩咐了赏巡盐御史林如海大人家的千金的,怎好占用你家的正堂?还是我亲自送到林姑娘住的地界儿才算尽了差事。”

贾政连声道:“是,公公当差尽心了。”

正说话间,便见漱玉院已至,黛玉正带着大小丫鬟等人立等,宝钗和宝玉也站在两边。

连谦先是在香案前站定,这才缓缓道:“奉上谕:朕闻林如海勤谨克公,兢心国事,与扬州所立功劳甚巨,因其身在扬州,不能立至,朕心唯有荫其家人方得宽慰。故赐其女林氏,珠玉一匣,宝珠一串,江宁贡缎十二匹……宫花十二。”

连谦林林总总数下来,直念了许久至宫花收尾才停,黛玉等人领赏谢恩已毕。

连谦便笑着上前道:“这就是林大人家的千金罢?果然与别个不同,样样儿都是出挑的。”

黛玉忙道:“多谢内相。”

连谦摆手道:“谢什么,我不过是当差而已,听着王公子在御前恨不能把你夸出一朵儿花来,也是好奇得很哪,如今一见才知果然不虚。”

他见黛玉脸上微红,自觉已经替王玚拉了好感,便接着笑道:“我不能留了,宫里差事离不得我,姑娘,替我与你哥哥带声儿好罢!”他隐晦一提自己,也不等黛玉挽留,便一拱手就要去了。

黛玉忙推雪雁,又道:“劳烦公公,公公且留步,拿着这些心意,权当我请公公喝杯茶,润润嗓子。”

雪雁忙上前塞一个荷包过去,连谦却执意不肯受,只是道:“我也是与王公子投缘,才跑这一趟,姑娘这样,就是看不起我了。”

雪雁无法,只好看向黛玉,黛玉聪明灵透,立时明白过来连谦这是向王玚示好,便也道:“既是这样,还多谢公公。”

连谦这才笑着去了。

贾政、贾赦等人忙跟上相送。

黛玉望着他们去了,这才道:“把东西都抬到正房里去罢。”

雪雁等人忙答应着去了。

宝钗原是想走的,想想自己的来意,还不等问出什么来,又不甘心,正巧黛玉道:“薛大姐姐、宝玉,你们站着陪了我好一会子的,进来坐坐罢?”

宝玉忙跟着要去,宝钗想一想,也咬牙跟着进去了。

屋内下人已将送来的赏赐摆放齐整,满满的堆了一屋子,雪雁便道:“箱子都打开。”

众人只好又将箱子打开了,黛玉才要说话,便听见紫鹃笑道:“大爷才是来得巧呢!”

黛玉忙扬声问道:“可是哥哥回来了?”

王玚大步迈进来,笑道:“我来的慢了,还不如东西送到的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