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太一提,孙老夫人就笑嗔道:“你哪是去拿东西,分明是眼瞧着外头热闹,坐不住要去逛逛。”
三太太故作叹息:“看来还是没能逃过您的法眼。”
孙老夫人道:“你自幼跟菱玉交好,跟她一个样儿没少闯祸,都为人母了还不改改这个性子,快去快回。”孙老夫人听起来是训话,神情却颇为亲切。
“媳妇省的。”三太太笑应着。
薛明轩与薛语芊心中早就想偷着出去玩了,见着娘亲要去拿刺绣,就央求着一道同去。三太太经不住这对龙凤胎的一哭二闹,就同意了。当然,不免又被孙老夫人编排了几句不是。三太太让奶嬷嬷也一起去能看着孩子。
薛明轩与薛语芊顺道拉着晴初也一块去,孙老夫人皆应允了,嘱咐街上人多嘈杂,快些回来。
若是平时,大太太指不定要刺上两句,三太太总是偷着闲,让她照看一大家子,孙老夫人偏心了三房。但今时不同,大太太的心思在即将要来的宁王身上,根本没工夫置闲气,只别出错就好。
二姑娘与三姑娘其实也想去,但是二太太未曾来,大太太又无暇,只能羡艳的看着晴初一行人离开。
真正走在街上,才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德胜街繁华似锦,花灯琳琅,连晴初都禁不住兴奋,更别提早就乐开了花的龙凤胎姐弟。幸而有嬷嬷在一旁看顾,才不至于出乱子。
春锦庄离得近,不一会就走到。三太太在里头看布匹花样,薛明轩与薛语芊耐不住烦,就在门口的摊上选小玩意要买回去。晴初跟着他俩,也随便看了看。
无意中瞧见摊上挂着的一柄展开的折扇,白底上画的春景,尤以数枝娇艳桃花最为妙哉,真像是灼华苑之景,巧的是题了一句桃花依旧笑春风。正是晴初在大姑娘园子里玩的花签赋诗上背过的。
一见便心喜,晴初暗想此扇真是有缘之物,看了半天,决定还是买下来,对着摊主道:“大伯,那把画了桃花的扇子多少钱?”
摊主将扇子取了下来,笑道:“小姑娘若要,六文钱便是。”
晴初下意识要掏钱来买,才想起根本就没放钱在身上。她迟疑了一下,想着问龙凤胎姐弟借一借。他们若没有,跟来的嬷嬷也铁定有。
晴初找寻龙凤胎姐弟的身影,发现他们隔了两个摊子围着一个卖冰糖葫芦的老伯,吵着要吃,嬷嬷怕他俩生病,不愿买,两相正闹着。
晴初刚想跟让卖小玩意的摊主说等上一等,她一会拿了钱就来买,有人就先一步将摊主取下来的桃花扇拿了起来把玩。
晴初皱了皱眉,抬眸间,就见到来人穿着冰蓝色锦袍,系着白玉带,面如春花,目若星辰,好个秀丽无双,貌比女子还娇三分。只是他的嘴角稍稍勾起,带着点玩世不恭的味道。此人已握有一把质地上乘的折扇,另一只手却在把玩她看中的扇子。
晴初先是暗赞,怎有少年长得如此风华绝代,转而一想,这样的人锦衣华服,当是不好招惹。但她真有点舍不得这把与自己极有缘的扇子,想想要不试探一下,便问:“这折扇是我先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