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从福尔那里回來。就开始思索海底通信设备的事情。首先是用光缆还是电缆。在林远的时代。这种远距离的通信线路都是用光缆的。光缆使用激光传递信息。容量比电缆大得多。不过光缆接收需要专门的设备。这些设备西方各国都沒有。自己倒是可以制造设备运送过去。可是这样做会让西方了解到激光技术。林远可不想让他们见识到这么先进的技术。
所以林远决定。使用通信电缆。接收设备西方各国都有。难度会小一些。那么接下來就是电缆铺设船的问題了。造出一艘这样的船对他來说并不是难事。真正困难的事情是:从哪条路线來铺设电缆。
从法国到中国。走海路的话有两条。一条是走大西洋。绕过非洲大陆。从好望角转弯北上;一条是走地中海。然后穿过苏伊士运河。可是这两条路都太远了。到达中国广州的都在一万海里以上。更加不用说更遥远的东北了。
尽管这两条路线很远。可是都经过非洲海岸。是把势力预先部署在非洲的绝佳机会。林远正在想着。眼睛又盯上了另一条路线。这条路线比以前的两条要近得多。那就是从法国出來北上。沿着俄罗斯领土以北的北极圈。一直把电缆铺设到海参崴。
这条电缆的最大好处就是:电缆在中国的起点可以设置在最靠北的海参崴。这样一來距离就更近了。林远查找出巴黎和海参崴的经纬度。简单地计算了一下路程。只需要不到七千海里。
这样一來。铺设的时间就会大大降低。但是这条线靠近北极圈。海面上经常会有浮冰出现。海面上的浮冰的体积有时会有几十万立方米。这样的体积要是被布设船碰上。那布设船就死定了。不过如果在行船的时候加强观察和瞭望。撞冰的概率其实也是很小的。所以这条线路可行。
一条线路的优点是近距离。另一条的优点是部署势力进入非洲。到底该怎么选择呢。就在他犹豫的时候。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心想:“我其实可以两条线都布设电缆啊。俄罗斯的一条线满足通讯的要求。而非洲的一条线则满足预先部署势力的要求。
林远打定主意。就把这件事情写成了一封信函。让人送给福尔。福尔见到这封信函之后肯定会去和俄国方面交涉的。至于交涉的内容。福尔肯定会把布设通信电缆说成是为百姓造福的大好事。让俄国人不得不答应。
林远送去了信件。细心想了一下。觉得在法国沒有什么事情了。只等着签署几份文件。敲定文物归还的具体细节。就能够赴英国谈判了。想到俄国。林远便给国内发了一条消息。询问俄国在外东北地区的驻军情况。
国内给的答复让林远大吃了一惊。原先俄国在海参崴的舰队主力已经北上。由于海参崴有太多的大型岸防炮。所以他们进入了勘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军港。而且那里的军港已经开始大量训练当地的农民。似乎准备着随时反攻海参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