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青蚨甲迟早得实战测试的,有许多东西,训练场上演练多少遍都不如不如真刀真枪来一遭得到的多,这一次不测试,下一次也要测试。但下一次面对的对手,可未必就这么弱了。
一番折腾,正午时分,也就是中午十二点,准时上路。
步军队伍走在中间,家丁们则是分了一都护卫董策,在大队伍的右前方一里开外,剩下的家丁们却是四下里撒了出去足有四五里地远,戒备侦查。更有六人,分成三组,远出十数里,以为斥候。
而且董策此次去剿灭虎头山寨的贼人,还有一桩目的,也是第二重要的目的,便是练行军。
所谓练行军,自然便是操练行军中的队伍,让他们知道,应该如何行军,行军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哪些规矩是要遵守的。如此才能保持便是在行军中,也是一支纪律森严,执行力极强的队伍。
进退有度,举止从容,遇到敌人,并不慌乱,立刻就能应战,遇到突发事件,上官立刻传令,下面立即执行。
能做到这些,大体就达到了戚少保对于行军中队伍的要求。
冷兵器时代的军队,行军过程中,其实是相当危险的,哪怕是这支军队再怎么精锐,在行军的时候,一无阵列,二无防备,若是遭遇敌人的偷袭,则很容易就全军溃散,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是以这一块儿的学问,也是高深的紧。
董策自己并非是生而知之者,他是不知道怎么练的,不过戚少保的练兵实记中已经是写得非常清楚。只要按照这个去练就是了,当然,并不是全盘照搬,总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执行。
比如说,练兵实记中,关于战时出营的礼仪,便有一套规定,比如要开号炮之类的,非常正规,有一套严密的流程,排场也很大。
董策其实是素来爱讲排场的,但这些东西,可能以后人多了会弄,但现在排场不必要这么大。
董策和他的家丁们所在,按理说乃是中军,应该是要在队伍中央的,但是现在却跑到了前方,这也是有点儿不合乎行军的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