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零 教训

崇祯七年 竹下梨 1671 字 9个月前

孙阿大只是连连点头。

霍青桐走到他面前,抬脚狠狠的踩了下去。

只听到一阵喀喇喇的轻响,然后便是一阵强行忍住的,极其痛苦的呜咽声……

一盏茶之后,孙阿大捂着胸口,踉踉跄跄的从屋里出来。

霍青桐打断了他的肋骨。

肋骨被打断,不算是致命伤,毕竟只要是比刺破内脏便没什么大问题。而且外表也不大看得出来,甚至还勉强可以行动。但是肋骨被打断,却是疼得要死,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对于同样不愿意把事情闹大的霍青桐来说,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孙阿大怎么向他婆娘解释,那就是他的事儿了。

……

第二日一大早,霍青桐便是去找董策。

她去的时候,董策正自盯着一副地图出神。

地图面积很大,足有五尺长,三尺宽,挂在墙上,占了好大的一块儿面积。

地图是用上好的桑皮纸,这种纸和洁白细腻的生宣不同,乃是呈现出一种淡黄色。桑皮纸的最大特点便是柔嫩、防虫、拉力强、不褪色、吸水力强。大明朝的公文往来,典籍制作,地方书册——比如说某县的县志——等等,用的都是桑皮纸。当然,桑皮纸也有高低之分,按照质量大致可以分为四等,一、二等厚而洁白为高档书画用纸,三、四等薄而软。

工艺考究的桑皮纸可见明显的纤维结构,外观及手感美观。并且桑皮纸在这个时代,一直用于高档书画、高级装裱用纸,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也有广泛应用。

其名字的由来,乃是因为其以桑树皮为原料。古皖国也就是后世的安徽及新疆等地出产,古皖国及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南部和东部气候炎热,水土资源丰富,宜于农桑,桑树遍野。精制的桑皮纸还是维吾尔族姑娘绣花帽必用的辅料,在绣花帽时,要隔行抽去坯布的经线和纬线,绣花后用桑皮纸搓成的小纸棍插进布坯经纬空格中,这样做出来的花帽挺括有弹性、软硬适度。

新疆当然是够不着了,这会儿嘉峪关外就已经不是大明的疆土了,大明朝朝廷以及地方的各级政府每年耗用的桑皮纸不计其数,绝大部分都是从安徽那边购入。

正因为这些特性,桑皮纸也成了制作军用地图的首选。

董策这张地图,颜色深黄发暗,边缘甚至已经起了毛边儿,显然已经是有些年头了。只是上面的线条字迹依旧清晰,也不知道如何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