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八 好处捞到手软

崇祯七年 竹下梨 1749 字 9个月前

翟青桐脸一红,低低的道了声谢,头也不抬的快步走了出去。

(明朝时金银比,洪武时官价是一比四,永、宣年间白银流入,至英宗之世已在一比八之外,隆庆开海后由于美洲白银大量涌入,民间私兑已达一比十五。万历年间白银继续大量涌入,不过黄金也有不少自产及流入,是以大致维持在一比十五左右。)

董策待别人都出去,瞧了瞧石进:“怎么,还有事儿?”

石进想了想,忽然没头没脑道:“属下最近一直在看书。”

董策不知道他想说什么,笑了笑:“看书是对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咱们虽然不是要中进士考状元,但是多看看书,没什么坏处。尤其是兵书,更要多看,上一次我托赵大会在孤店买的那几本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记,神器谱,什么的,你都可以看看。还有,别光看练兵的兵书,战略上的兵书也要看,那些文臣多是草包,又有几个知兵的了》凭什么他们决定为什么打仗,在哪儿打仗,咱们只能按照他们的意思行事,只管怎么打赢?士卒是咱们自己的,要为士兵的性命负责!”

“是!”

石进知道董策这是在提点自己,赶紧应了。

他瞧了董策一眼,道:“那些书回去之后属下就去买来看,最近属下再看太史公的史记。”

“哦?史记?”董策饶有兴趣道:“看到哪儿了?”

“看到项羽本纪了。”石进道:“里面有一句话,属下心下记得特别清楚。”

董策笑问道:“哪句话?”

石进一字一顿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董策先是一怔,而后脸上的笑意便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石进再不说话,无声的拱拱手,退了出去。

董策轻轻敲了敲桌子,有些出神的念叨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第二日一大早,董策便是去找刘若宰。

“何事?”刘若宰正在快笔写着什么,这一段时间清军,他忙得很,而且又在镇羌堡出了这档子事儿,需要此处打招呼关照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他此时写的就是一封给大同巡抚的信。

刘若宰头都不抬,看似倨傲,实则对待亲信人才会如此。

董策也不隐瞒,直接说明来意:“大人,末将有一事相求。”

“说!”还是没抬头。

“末将想向大人讨个人。”董策脸上露出一抹略带尴尬的笑:“便是那犯官侯家伟的女儿,唤作侯云君的。”

“讨一个女人?”刘若宰终于抬起头来了,他把笔撂在一边,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身子微微往后一仰,靠在了椅背上。他微微皱起了眉头,盯着董策看了半响,道:“为何?”

“少年幕色,人之常情。”董策笑道:“末将也不例外。那侯云君生的貌美,末将瞧了,也颇为心动。此等女人,若是沦入青楼岂不可惜,正巧下官家中只有一妾,后宅寂寞,良人为伴,也算是她的好去处。总好过青楼,引来送往,强颜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