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故人(修)

昭王所料不差。宁缨带着人快马加鞭赶到西陲时,县中果然还未得到消息。县令黄有财更还在家中小妾的床上,软玉温香,颠鸾倒凤。

县衙里蓬门荜户,一水儿的老旧柳木桌凳,油污蹭亮。宁缨挑了半晌也找不到可以坐的地方,背着手在堂中踱步。堂中挂着一副烫金楹联,上书着: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无耻之尤!

宁缨心下鄙夷。这时,堂外却传来了击鼓声,是有人在击鼓鸣冤。迎候她的刘师爷急哄哄招呼衙役将人轰走,她眸中一闪,“发生了何事?”

刘抬袖擦了擦额上的汗,硬挤出几分笑容,“……不是什么要紧的,几个刁民日常寻衅闹事罢了。您先坐,先坐。”

这样的说辞宁缨自不会信,摆手屏退他,大踏步走出县衙。登闻鼓下,一名少女正不住地磕着头,凄楚地喊:“黄大人!黄大人!当官岂可不为民做主,您是西陲的父母官,难道真忍心见死不救吗?”

“又是你这刁民!”刘师爷风一般从堂中冲出来,气急败坏,“既是被蛮子掳去,多半已叫糟蹋了,赎回又有何用?还是请回吧!”

“是啊是啊。都成赔钱货了!”四周已聚集了不少围观百姓,多对刘师爷之说有所赞同,纷纷附和。宁缨脸色骤变,“到底怎么回事?”眼角余光划过少女身后人群中的一道影子,心中当即猜了个大概。

那道影子不是别人,正是裴钰,他二人在京中原是打过照面的,此时亦认出宁缨来。脸色一白,拨开人潮向地上跪着的季棠走去。

原来他与季棠当日连夜赶到县城,想请官府出面赎人,但几日下来,递进去的诉状都石沉大海,不得已之下才选了这个击鼓鸣冤的法子。未想出师不利,竟遇见了宁缨。

宁缨是昭王的人,她既在,昭王必定也在。他不怕昭王,却不能让季瑶落到他的手上。

“小棠!”他柔声唤地上跪着的季棠,“咱们先回去吧,再想别的办法。”碍于男女大防却不能扶她。

季棠满脸的泪水,抬起盈盈水目睇望了他一晌,心下凄然。

她虽不认得宁缨,但她身上挂着的苍龙令牌却是认得的,朔方府又名苍龙府,以青白二龙为纹饰。她知道眼前这名女侍是昭王的人,也知道钰公子为什么不愿自己求她。

但她们多耽搁一天,阿姊在柔然就多受苦一天。那些蛮子可不懂得什么叫礼义廉耻,阿姊落到他们手里,必然是凶多吉少。

心中主意拿定,她扭头膝行至宁缨跟前,哀声哭道:“大人,民女季棠,是凉州人氏,三日前与家人经薤岭入京,家姐为柔然所掳,县府却置之不理!还请大人为民女做主!”

她哭得抽抽噎噎的,一面磕头,直把那雪白一段额头磕得满头红紫。鲜血滴滴答答地混着眼泪自莹亮如瓷的颊上落下来,纤纤弱质,好不可怜。宁缨似笑非笑地问:“你姐姐的名字是不是季瑶?”

季棠一怔,果然叫她猜中了!却是怯怯然点头,“家姊闺名确乎是瑶,大人如何得知?”

宁缨冷笑,“果然是她!”

“来人!”

不及季棠反应,她雷厉风行地唤了随行的朔方府兵,“把这两个刺客同伙给我捆了,带回去见殿下!”

作者有话要说: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出自内乡县衙三省堂楹联。

求收藏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