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而这个时候,郑仁站在胸外科的医生办公室里,看着眼前的片子。
方林肩上扛的大红听诊器是那么的骚气,那么的引人注目。
这次会诊的是一个棘手的患者。
男性,72岁,营养状态差;主诉反复咳、痰、喘30年,肺功能检测提示患有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使用吸入剂治疗已经很多年了。
患者在1周前活动后突发胸闷、胸痛伴呼吸困难。
在当地医院做了肺部ct提示:左侧气胸及左肺下叶散在炎症。
急诊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后症状好转,后持续负压吸引引流。
因为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比较差,所以当地医院根本就没有考虑做外科手术的可能。
患者本身走几步就气喘,一层楼都爬不动,这对于胸科手术来讲是相对禁忌症。
要是搞不好,术后有可能出现呼吸机一直脱不了机的情况。那时候患者遭罪,家里面花销巨大不说,医生也天天头疼。
上手术的时候,勉勉强强还能活着,可是做了手术就要进icu靠机器吊命。这种事儿,任何一名医生都不愿意遇到。
排除了外科手术,当地的医生决定先下胸腔闭式引流,然后观察治疗。
可是在引流状态下肺脏已经完全膨胀开,但还是有大量气体引出。这意味着肺表面的破口很大,依照患者本身状态,很难长上。
当地医院经过一次全院会诊后,再次排除外科手术的可能,给予50%葡萄糖ml胸腔注入行胸膜固定治疗。
但事后,患者仍持续出现胸闷气促。
复查胸片提示气胸反复并发现胸腔有分隔,多次调整并重置胸腔引流管。
最多的时候,当地医生在患者左侧胸壁三个引流管同时引流。然而,一切都没有卵用,胸腔闭式引流瓶仍持续冒泡,气胸无法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