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人在服侍康熙洗漱,细心之下发现,皇帝脸上原本有的些微麻子印淡了。
早年康熙还是三阿哥玄烨的时候,出天花时被挪去了宫外,身边的护卫不是特别得力,脸上因此留了几点麻子。可如今脸上光洁一片,哪还有麻子可寻?连日理万机而常年眼下带着的一抹青黑也全无踪影,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好似年轻了好几岁。
可见这一连三日的神仙梦,效果已经彻底显现出来。而康熙所怀疑的谋害之事,却尚未查出端倪,倒是后宫的一些阴私找到了一堆。皇帝看着暗卫交上来的东西,一张脸乍青乍红。
“……”
“清查到底,任何人、任何家族,都不得有丝毫疏漏!”
“遵旨!”
……
乾清宫乃是这次清查的第一道关卡,梁九功等皇帝的近身之人自是最先洗脱嫌隙,有两个小太监因与后宫传递消息,这次被毫不留情的拖下去了。
内心大呼逃过一劫的梁九功却在这当口接到了一道奇怪的旨意。
“多多搜集与方士、神仙志怪、奇人异士有关的书籍呈上?”
向来是皇帝贴心人,号称甚至能掌握皇帝每一个龙屁之规律的梁九功大人,这次却没了头绪。
但梁九功大人是谁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往上爬的大太监。他自诩这道旨意里的“神仙志怪”之意恐怕皇帝是不愿被人光明正大提及的,皇帝突然对方士感兴趣,恐怕要掩人耳目。但他又怕自个儿找来的书籍不全,于是给下面办事之人传话的时候,不但说了个“搜集与方士、神仙志怪、奇人异士有关的书籍”,还加了一句“不拘哪家哪类的,多多易善。”
这“不拘哪家哪类的”,指的难道不单单是神仙书本该所属的道家,还有儒家、法家、兵家甚至佚失的墨家吗?搜集各流派书的书籍,这难道是要……
这一想就不免想多,于是消息灵通有志在文化史中留下清名的众位大臣纷纷挺起了胸膛,这等好事,舍我其谁也!
本来世上便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因这个搜书的指令,前朝大佬们皆纷纷揣测,皇帝这是有著书的想法?
一想到前朝的旷世巨著《永乐大典》,自诩有才的读书人目光便炽热起来,名垂青史的时刻到了哇!
……
要庆幸康熙此刻还不知道这个乌龙,不过康熙就是知道了估计也唯有默认,难不成他要承认自己只是想寻些方士之书?那一代明君的光环可就要黯淡了,这是绝对不行滴,皇帝是个好面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