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了没做声,想了一下问道:“仲达啊,你有何想法啊?”
司马懿出列说道:“我王,臣以为吴国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上当的,我们在前线必须要做出足够大的动静,至少调动蜀汉的大部分兵力,但是这样一来也许吴国攻占川中也就会比我们攻汉中还快了,除非我们能找到一条道路出奇兵同时进攻西川,这样我们就有回旋的余地了。”
曹操道:“好,大家都回去想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法子。”
曹操叫大家下去之后单独留下了荀彧,商量道:“文若啊,局势到了这个境况,也是不能不称帝了,今天有一件大事,也只能跟你商量一下了。你觉得孤的几个儿子,谁足以堪大任啊?”
荀彧道:“我王,您应该早就心中有数了,臣又何必多言呢!”
“文若啊,我自然是看好冲儿啊,可是他毕竟还年轻,我也没底啊,丕儿呢虽然心机深沉但是文韬武略却显不足,不足以跟孙权争天下。”
“我王既然如此说,那就只有一个选择了,年纪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也不一定争的过孙权,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争的过他吗?我王自然只能选择一个更加能匹敌孙权的人了。”
曹操听了这话也就明白了,如果说自己选曹丕即使能够守成,但是也迟早会被孙权吃掉的,而选曹冲的话至少还有机会去跟孙权争锋的。
黄帝三千年六月初十,曹操也跟着称帝,立曹冲为太子,幽禁了曹丕,给了曹植一个闲散的亲王,正式在邺城建立了大魏帝国,至此汉亡之后的四国相争的局面就算正式确立了。
孙权正式称帝,在当天下去还在天坛进行了一个阅兵式,其实也就是很单纯的把自己的精兵给展示一下,走了一下队列,让石头城的百姓都看到这个强大的力量在保护这他们,让他们能够安心,当然同时孙权也下了一个第一个诏书,是由陈琳起草的,这个诏书并不是加封臣下的,而是给天下的百姓减轻负担的。
孙权在这个诏书里面宣告从这一天开始,吴国将完全取消人头税,以后农民一律按土地多少交税,而商人则按交易的量也纳税,更是规定了吴国治下不论任何人都必须纳税,法律不得赋予任何人免税的特权。
孙权下诏取消人头税,这个比清朝的摊丁入亩可是还要好,摊丁入亩是把人头税按固定的数量分摊到田亩数量上,换句话说这个税还是要交的,只是地少的人就可以占点便宜,地多的人就多交点,老百姓的负担正常来讲并不会减轻多少,除非一家没地都是给别人做长工的。
孙权直接把人头税给取消了,这样一来大家老百姓可是高兴坏了,特别是农民和部分没地给别人做工的人,当然这个事情在这个时期很多人都不会理解的,而且孙权这个事情并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直接下诏了,这个让张昭是很不爽的,这下子内阁的财政收入就少了,那还得维持这么大个国家的开支,这个可是不容易啊,而且孙权也不打招呼就定了,让张昭感觉孙权太过独断专行了。
在晚上庆典的时候,内阁的人都不是很开心,周瑜就找到孙权提起了这个事情,说道:“陛下,您今天这个取消人头税的政令事先没有跟内阁通气吧,看样子他们都不太开心啊。”
孙权道:“公瑾啊,有些事情他们要学会接受才对,我们吴国的内阁什么时候有权力对朕的旨意说不吗?而且这个事情其实我就是故意没跟他们通气的,我们吴国现在已经跟过去不一样了,他们有时候还以为自己是过去的丞相,也得让他们醒醒神了。”
孙权直接就把话给说明白了,虽然只是说现在的内阁可不是以前大汉的丞相,可以什么都做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皇权,而是必须是听话的,而军机处也一样,当然周瑜自然也是听明白这个意思了,就不再说话默默的退下了。
张昭也找到了周瑜一起喝酒,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周瑜就说道:“首相啊,其实皇上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白啊,你可不要被蒙蔽了。”
张昭道:“你先前找皇上探到什么了,说说呗,咱们都是多少年的朋友啊。”
周瑜也知道孙权既然跟他说就是让他去提点内阁的,就说道:“你看我们吴国现在有一个内阁替皇上掌管内政,还有我们军机处替皇上掌管军务,但是皇上的意思是我们这个跟以前秦汉的丞相、太尉、大将军等这些是不一样的,我们都必须是听皇命行事的,我们得铭记我们的权力是来源于皇上,我们的权力也必然不能制约到皇权,这个就是一个信号啊。所以你们内阁也不要就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了,这个事情的好坏皇上肯定是有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