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的意思是,皇帝真的只是想要我们替他刺杀厥国亲贵,已行报复?”云晓濛又问道。
易麒麟轻轻摇着头,正色答道:“皇帝心思未必如此简单。只是,你我身为大华族人,吃着这片土地长出来的粮食,喝着这片土地里流出来的泉水,穿着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织的衣、纳的鞋,理应为他们做些甚么!便是被朝廷利用了,又有甚么干系?我辈侠义之士,学这一身武功,本就当用来济世救人、保家卫国。在江湖上挣些虚名,不过成就自身罢了,实非是大家所为。”
他这话讲得大义凛然,云晓濛心中不由一颤,缓缓从座上站起身,向他斜身执礼道:“易前辈不愧当世侠义高人,晓濛谨遵教诲!”
ps:这一章就不做章推了,来个感谢信!
《大华恩仇引》6月开书以来,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在这里特别感谢三观犹在,感谢纳楼兰,感谢燕水云涛,感谢大龄读友,感谢玩世不恭小天王(申明,这是作者现实中的朋友),感谢要感谢的人太多了,这里不一一列出来。
老梅(不好听,某位书友给我取的,用着吧)是新人,尚在学习摸索中,有很多写得不好的地方,欢迎留言或私信提出来。最近更新比较慢,老梅很抱歉,但一定尽量抓紧时间码字,确保不断更、不弃更!
谢谢大家支持!谢谢大家的帮助!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世人皆知,易麒麟赖以扬名的乃是自创四十七路御风剑法。而素心宫在江湖上的威名之所以能百年不坠,靠得便是独门绝技银刃丝。然,两相切磋,只为互证进益而已,自不需将压箱底的本事都使出来。就武艺而言,易麒麟五十年勤学不辍,修为渊深,自然是略胜半筹。但若比进益,云晓濛年轻得多,则占了大便宜,显是远远超过他。
大华国境内,大小镖局足有四、五百家,御风镖局乃是其间毫无争议的执牛耳者。就资历而言,御风镖局行镖不过三十七年,实在算不得甚么。然,在接镖、走镖的三十七年中,御风竟从未失镖,亦极少误过镖期,是以声名鹊起,很快便成为镖行的不二霸主。
素心宫则是传承了数百年的老门派,宫门在苍生郡东北的蒯州府的天心洲。宫内分出了两堂,分别是行医贩药的济世堂及修武内练的无极堂。素心宫向来是不显山不露水,门人也并不常在江湖上走动,但整个江湖,却无人敢小瞧了他们。尤其宫主云晓濛,更是百年难遇的武学奇才、声名远扬的绝顶高手。
六年前,素心宫济世堂的弟子外出采药,到了樊西郡的小金山,在南麓的山谷找到一种叫薏菇梗的药草。薏菇梗是素心宫寒症药方中最紧要的一味药草,寻常地方经年也难得挖到一株,然而在小金山下的山谷中竟是随处可见,半点也不稀奇。不久后的数月里,济世堂频频派人去此间挖药,渐渐与小金山的弟子生出了好些瓜葛。
小金山与素心宫皆是江湖上的大门派,两派虽无甚交情,却向来也井水不犯河水。济世堂的弟子不顾劝阻,屡屡入山盗采药草,教小金山掌门金参封好不恼火。他大手一挥,令门人把他们教训一顿,给轰出了山门。
当时,云晓濛才二十五岁,刚从上任宫主手上接过大位,实有不少人眼红不服。宫中弟子被打,她作为一宫之主,自该替他们讨要说法。这亦正是她收服人心、立威江湖的好时机。数日后,云晓濛竟亲上小金山,开口向金参封讨要这个山谷做植药之所。金参封乃成名十几年的江湖高手,哪里容她胡闹?自然一口回绝了。一个强要,一个不允,两相争执僵持不下,终于约定比武了结争端。
江湖上一直盛传,素心宫宫主云晓濛是个少年高手,但几乎无人相信她能胜过名满天下的金参封。然,比武的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云晓濛使出了银刃丝,割下了金参封的两条袖口。她既能割下金参封的两条袖口,自然也能切下他两只手腕。当日在场的摘星阁阁主安如泰见证二人的比试后,不禁感叹道:“天下百兵,无有出于银刃丝之右!”
之后,摘星阁将云晓濛列到天下高手第四,仅次于悬月大师、易麒麟和徐啸衣。
“甲子”是这家客栈的上等房号,原是素心宫门人备给云晓濛的,此时,却被她强行让给了易麒麟。这是对长辈的尊重,更是对强者的尊重。
“易前辈可有闲暇陪晓濛聊几句?”云晓濛在“甲子”房门外叩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