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道:“把他带到我书房,好吃好喝的供着,等我去过军事学院,再去见他。”
“诺。”
张枫快步离开。
吕布、李元霸,前往文贤阁,找张良授课。张良坐在自己的屋子里,面前堆了一百多本崭新的书籍,手里拿着一本,正在认真的研读。
吕布走上前,笑着道:“子房,可准备好了?”
“将军恕罪,在下实在。”张良非常的为难。像是一个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给学生上第一堂颗,心里无比的忐忑。
吕布理解这种心情,劝道:“你不用紧张,就当是给一群马、一园花草上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按照自己对兵法的理解,详解兵法,如果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就提一个战例,让大家讨论。比如战国时,著名的马陵之战、乐毅破齐、长平之战,为什么会胜利?又为什么会失败?我觉得很简单啊,你连文贤阁的文士都能征服,还怕那些校尉、副将吗?他们在你面前,就是三岁的娃娃,你随便教授、训斥。”
张良沉默少许,起身道:“好吧,在下愿意一试。”
“好,他们都在院子里等着,咱们一起去吧。”
“将军请。”
吕布叫来十几个龙卫军士兵,将一百多本书籍,搬到院子里,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吕布、张良、李元霸,来到院子的最前方,面向136位学员。
李元霸、张良站在一旁。
吕布道:“都静一静。在开学之前,我要先说几句。”
原本吵吵闹闹的课堂,在听到吕布的声音后,都安静了下来。
在课堂的最后面,还有年仅十三岁的白起、英气逼人的梁红玉,也目不转睛的看着吕布。
张良性格内向,行事低调,本不愿意相争,奈何文贤阁的文士非要与他相比,而恰好他们问的问题,又非常的简单。张良整理思绪,决定把文士们狠狠的打脸。
于是他从容不迫,有条不絮的将所有人击败,一举成为真正的大学士。
就连伊籍、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平时高高在上的样子,听了张良的言论后,都不敢再说话了,一副好学生的模样。
吕布接报,前往内政司,与萧何商量:“文贤阁虽是储备人才的地方,但也是文学的象征,应该给予至高无上的荣誉,让文士们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主公,您到底想说什么?”萧何完全没听懂。
吕布道:“我的意思是,把文贤阁的文士们,分成两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学士:凡是加入文贤阁的,都可以称为学士,秩俸两百石。第二个等级,大学士:能力出众、立过大功的,都有机会被封为大学士,秩俸一千石。可参与朝会议事。”
听完吕布的建议,萧何点头道:“主公的想法很好。”
“那就这么决定了?”
“但是文贤阁的人很多,秩俸是否太高了?”
吕布道:“自币制改革后,徐扬两州的经济,飞速提升,各处粮仓都装满了粮食,还不至于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吧?”
萧何道:“那倒不至于,臣是担心,以后文贤阁的人越来越多。”
“岳父,文贤阁的学士们,都有过人的本领,他们平时写写文章,编撰书籍,以后会被派往各地,担任县令、县丞、主簿等,即使给再多的俸禄,我也舍得。”
“好吧,那就照主公的意思办。”萧何也不再反驳。正如吕布所言,现在的徐扬两州,不比从前,是有非常雄厚的财力支撑,能收购徐扬两州百姓手上所有的粮食。即使十个文贤阁,也养得起。
“还有武英殿。”吕布突然想起,道:“武英殿的武士,也应该有同样的待遇。凡能进入武英殿的,都给秩俸两百石,能力出众、立过大功的,给勇士称号,秩俸一千石。”
“诺。”
商量完,时至正午。
针织坊派人送来一面旗帜,上书----飞虎军!
(注释:针织坊,负责刺绣、缝制士兵们的衣物、旗帜等,属兵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