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锦衣

剑入春秋间 月遇 2106 字 9个月前

“你是原先郑百户的手下吧!看你这平时来的也挺早的”年轻百户是不知道他心里的奇怪想法。

“小人正是原先在郑百户手下当差,这来的不算早,只是小人家离衙门正好有些近。”

“好像大家住的地方离衙门的都不远吧”年轻百户挑挑眉毛。

“这个……小人就不知了。”刘余有些拿不住,“难道这位百户要新官烧把火?整治一下现在懒散的衙门现状?”刘余注意到对方虽然同他讲话但眼光却不在他身上,有种漫不经心的感觉。

“嗯。”年轻百户轻声应了一下,然后便闭口不言。刘余等了一下,看年轻百户没有继续说话的意思,只得略微忐忑的束手站在他的右下方。而且刘效发觉对方说话带有一点淡淡的口音,不是顺天府这边的,应该是山东济宁府那边的。外地人来京城当差,难道又是那个达官贵人的亲戚?

不一会和他一起同百户所的其他人也陆续到来,大约来了有四十几人,之后就几乎没有人在来了。因为前几天都陆续收到过来新百户的风声,在到了正厅以后,看到穿着百户锦衣的陌生人,也都差不多明白这位应该就是新到的百户。因为都猜不懂这位爷的具体喜好心思,大家也都没有像以前一样相互交谈,乱糟糟的打诨,都安静站在年轻百户的下面,静等安排。这些下层没有关系后台的锦衣卫没有人会傻的触了上级的霉头。

明朝到怕了中后期卫所兵制基本已经崩坏完了,各地卫所制度有些基本十不存一,军备废弛,死的死逃的逃,更多军户更是完全变成了上级官员的农奴,天天劳碌在农田里,还食不果腹,苦不堪言。不过在各地的厂卫锦衣卫却呈现相反的形势,不光没有少,人数每年还愈演愈烈。这其中原因不光是世代相传的锦衣卫人员,还有各大朝廷官员勋贵年年向锦衣卫硬塞的亲戚子女,和皇帝时不时高兴封赏的各色各样的宠臣。几乎一个位置上有三四个人在位。连指挥使有时候都会有几个在同时挂号,更别提下面的官员位置,这也直接导致权利混乱,各级剥削严重。

四十几个人在按照当时编制,小旗管十个人,总旗管五个小旗,百户管两个总旗,千户管十个百户。改制之后一个卫所5600人,一个千户所1120人,一个百户所112人。但锦衣卫因为不设人数上限,底层编制混乱,林林总总加起来中后期大约有十几万人,这个数目对于一个监察机构是相当恐怖的。也就是说,今天来点卯的除去各种正当原因,比如当值夜班等不能来的,怎么也得要九十多人左右,但是想想这些锦衣卫里面很多都是挂着号的光吃饭不干活的勋贵子弟,也就不奇怪了。

“郑百户之前的人每天差不多就这样?”王辰面无表情的看着站在最前面的两个三十多岁脸色黝黑的汉子问到,这两个人是现在百户所的两个总旗,是一对兄弟,后面依次站着的是几个小旗和校尉。

“最近基本是这样的大人,现在好多兄弟因中元节这段时间被宫里叫去帮忙,或者因为紧急家事暂时回家了。”张文斌和张成对了一眼,张成低眼看了一下身边的哥哥,用眼神示意张文斌来说,身为哥哥的张文斌硬着头皮对着王辰拱手道。

“嗯,”王辰虽然早就知道这个帝国已经腐败,秩序崩坏,但真正切身处地遇到,他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这个先不谈。”

“我先说一下我,我叫王辰,济宁府的,想必这几天你们也多少知道点,我就是来补缺郑百户的新百户,对于郑百户的事情,我也快很悲痛,没想到因公殉职。”前几天他杀的郑远和田尔耕手下等人都被田尔耕定了一个被不知名反贼偷袭杀害,因公殉职,反正现在朝野动荡,在全国十几万锦衣卫里面谁也没真正关心几个小锦衣卫的死活。而这几天来,田尔耕也没有自作聪明的来试探王辰,就像是王辰这个人不存在一样,本来王辰已经准备好他会恼羞成怒,调集锦衣卫人马疯狂报复围杀王辰,但恰恰相反是他一点动静都没有,让王辰的后续相应准备一点都没有用到。

王辰顿了顿,“除此之外,其他以后我们都会相互了解,你们各自的名字和情况我之前也大致了解了一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