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又是一年秋天。
在离林东湖最近的一座城内,人声鼎沸,但多是凡人,修道者十分稀少,万中无一。
杨府便建立在这座城的东面,商人世家,府中老爷早年走南闯北,人也机灵的很,很快就遇到贵人,做了草药买卖,逢得天时地利,也便从此发了家,定居于这方圆城内,生意越做越大,是城内首屈一指的富商。
一日清晨,杨府内。
“启禀大少爷,货物都已装车了,检查过,无一遗漏!”一个家兵打扮的大汉冲着一位锦衣青年说道。
“好,今日货物及其贵重,我已向父亲商量,黄老也与我们同去,让弟兄们原地歇息着,等黄老过来便出发”锦衣青年面带笑容,微微仰首说道。
“那真是极好的,黄老能来,我等护卫也是心安了”家兵大汉眉头舒展,笑着回答。
“哈哈,黄老一手鹰功爪,这方圆城内谁人不知,能在我杨府成为供奉,也是我杨府之幸啊!”锦衣青年,也就是杨府的大少爷颇有自豪之感。
“嗒嗒……”
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从内堂传来。
迎面走来的是一位约六十有余的老者,身着宽松武士装,身型如一颗苍松般挺拔,双手负于身后,缓缓走向杨家车队。
车队众人见来人皆是抱拳行礼,这来人便是杨家的供奉,一身鹰功爪出神入化的“黄老”。
“哈哈,杨少爷刚刚真是抬举老夫了,我这一身炼体硬功夫,如若没有老爷花大价钱为我配药调养身体,恐怕鹰爪都变成鸡爪了”黄老冲着杨少爷爽朗笑道,接着向众人回礼。
杨少爷回看了一下车队,确认无误,随即说道:
“黄老莫客气了,时辰不早了,正事要紧,我们出发吧!”
众人应声答诺。
立马老练地骑马上车,百十多人浩浩荡荡地出了杨府,往城外奔去。
不多时,商队便出了方圆城,一路无恙,坐在商队中间厢式马车上的杨少爷与黄老两人也无事闲聊起来。
“杨少爷,听闻你上次从威震城载货回来时,遇到了些不长眼的毛匪么?”黄老闭眼问道。
坐在一旁的杨少爷没有在意黄老闭眼说话的不敬,而是轻然一笑,回答道:
“这也是常有之事,不过那次是惊险了些,黄老你也知道,从方圆城到威震城中,要过三山两岭,之前匪患猖獗,我等商盟出了大价钱让官府剿了两回,虽有尚未完全剿灭,倒也只剩下一些残兵流勇,不足为虑……但上一回”
说道此处,杨少爷表情凝重起来,,顿了顿,接着说:
“上回路过鬼哭岭时,我们商队遭到了埋伏,我敢肯定,伏击我们的匪徒,不是这三山两岭的匪,恐怕是他处的流匪作案,当然也有可能是岭上新拉伙的匪寨”
“哦?情况如何?”黄老睁开了眼睛,看向杨少爷,询问道。
杨少爷恢复了之前的轻笑,淡淡说道:
“匪徒倒是挺多,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劫劫普通的过路商客还行,在我杨府面前,土鸡瓦狗而已”
“嗯?”黄老听闻,心中不免有了些疑问,不禁直言问道:
“既是如此,那为何少爷你要执意让我相随而行呢?”
杨少爷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奸诈,没有立马回答,而是伸手撩开厢车内的窗帘,他往外看了一眼,便随即放下,转头看向满腹疑虑的黄老,面带笑容,轻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