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进京

小狐狸一激灵,警觉的翻个身蹲在床上往往窗户外面,见寒寒没动静,“吱吱”叫两声,外面有人来了,外面有人来了!

寒寒翻个白眼,收起纸笔伸手弹一下小狐狸的脑袋:“就你耳朵好使!”

伸手将小狐狸捞在怀里抱着,起身走出屋子:“谁呀?”

一开门,顿时愣住。

外面七八个牵着高头大马的壮汉,两辆装饰华美的马车停在老槐树底下,车旁各站着一个青衣小厮。

周围围了十几个人,立在那里悄悄低声私语,寒寒一眼扫过去,都是本村里认识的,大概是没见过这样的阵仗,站在一旁看热闹。

见寒寒出来,为首的男子一拱手:“在下姓于,是摄政王府的管事,奉我家王爷的命令,接莫姑娘入府,专门负责我家王爷的膳食。”

“什么?”寒寒有些懵,前些日子摄政王的未婚妻过来想把自己要过去给她做饭,被曹掌柜给挡了回去,没想到隔了半个月,摄政王又派人过来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妇唱夫随?

“我家王爷最近食欲不振,听得莫姑娘对膳食颇有研究,故此派在下过来请莫姑娘入府。”于管事又重复一遍,能让王爷用“请”的人,他自然不敢怠慢。

寒寒抽抽嘴角,自古‘侯门一入深似海’,何况是王府。她能说不么?不过一看眼前这阵仗,就知道不可能了,摄政王她虽然没见过,但是关于他的事迹倒是听过不少,最是一个暴戾冷酷,眼里揉不下沙子的,敢拒绝她,除非自己嫌活的太长了。

揉揉额头:“就让我自己过去?”如果只是自己,还好说一些。

“王爷的意思,知道莫姑娘一直和莫老夫人相依为命,怕是难以割舍,因此命在下一并将老夫人也接到府里。”

寒寒额头一抽,有些头疼,将奶奶接到摄政王府,不用想,就知道奶奶进了王府得吓成什么样,肯定半分没有在村里自在。

“麻烦你可不可以跟摄政王大人说一说,我奶奶身体一直不太好,可不可以留在村里?”寒寒试着问道,生怕对方拒绝似的补充道,“当然,我进了王府一定会好好给摄政王大人做饭的。”

“一切听莫姑娘安排。”想起来时王爷特意叮嘱的,于管事点点头。

“呼,那就好。”寒寒长出口气,“我家里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还请王爷多宽限两天,两天后我自当随大哥回摄政王府。”

“如此,两日后在下再来接莫姑娘。”于管事半分犹豫没有,冲寒寒拱拱手,手一挥,带着一帮人顺着来路返回镇上。

寒寒眨眨眼,摄政王府的人这么好说话?也没传言中那么冷血无情啊。

“寒寒,怎么回事,摄政王府的人怎么看上你啦?”人一走,周围围着的一群人呼啦一下围上来,七嘴八舌的问。

“就是,摄政王府啊,听说那门前的石狮子就能买下咱们一个村了,王府里面全是金子做的,啧啧,寒丫头就是好运,进了王府,这辈子不愁吃喝了,没钱了刮刮地皮就能吃喝一辈子……”

“真是,要说这寒丫头从过了年就开始行大运,一桩桩的,要不是亲眼看着,我都以为是做梦呢…。”

“唉,好命啊……”

寒寒无语,她宁愿不要这好命好不好?王府,不就是宫廷剧上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么?电视上演的,那些个王爷皇上的,一个吃的不开心了,不是打厨子板子就砍脑袋,也不知道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进去了能不能完整着出来。

没心情应付他们,随口打发两句,抱着小狐狸回了屋子。

她得好好想想怎么安置奶奶。

幸亏把眉娘接过来来,有她照顾奶奶,自己也可以放心些。

听说从镇上坐马车到京城也就大半天的时间,等自己进了王府混熟了,看看能不能和摄政王商量一下,让自己一个星期回来一次……。

相信自己进了王府,不管混的怎么样,至少村里人不敢打自己那些产业的主意,这点她还是比较放心的。

又跑了镇上一趟,托曹掌柜将村长求的事情解决掉,卖一个好给村长,想来村长如果是个精明的,也会多照看一下她的产业。

又细细的将接下来的一些注意事项叮嘱给眉娘。

两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寒寒将接下来的事情安排妥当。

事情安排妥了,于管事也来接她了。

临行,吴莫氏又免不了一阵千叮万嘱,难舍难分。

坐在柔软舒适的马车内,寒寒抱着小狐狸慢慢回忆着自己曾看过的宫廷剧,思索着进了王府可能会遇到的麻烦,想着该如何应对,不时的和于管事谈上几句,聊一聊王府的情形。

于管事也不隐瞒,将王府人员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全和寒寒说一遍。

一路顺畅,直到听到热闹的喧嚣声,寒寒眉心一动,掀开车帘子往外瞅瞅,就见不远处一个巍峨的城门楼耸立着。

随着马车的临近,可以清楚的看到古朴厚重的灰褐色城墙上斑驳的印记,露出里面青色的墙砖,显示出他经受过漫长岁月的洗礼。

城门楼上,两个石刻大字“郢城”,苍劲雄厚,昭示着其不容轻视的威严。

“到京城了?”寒寒有些惊奇,不是说到京城要大半天么,怎么感觉这么快,自己好像也才坐了半天的时间。

“回莫姑娘,这就是京都郢城,再往里走一刻钟就能到王府。”见问,于管事赶忙道,似乎看出寒寒的疑惑,随即解释,“平常的车马走这段路最快也要四个时辰,但是姑娘马车上的马匹是从王爷銮驾上专门分拨出来给姑娘准备的,乃是万里挑一的千里良驹,故此比寻常马车要快一些。”

听于管事这样解释,寒寒了然的点点头,心里忍不住腹诽,摄政王果然是摄政王,为了早点吃到一顿美食,居然让千里马来拉车,不会这厮也和肖元培一样是个吃货吧?

这样想想,她可没胆子这么问出来,坐在马车里挑着帘子四处乱瞅,只见人来人往,到处都是阔门高阁,叫买声叫卖声此起彼伏,果然比百尺镇热闹许多。

有于清领着人在前面带路,行人认得马车上摄政王府的标志,没等马车过去就纷纷避让,因此一路畅通无阻。

一旁的酒楼上,理郡王慕容翔隔着窗子看马车走过去:“这就是大哥专门派人请的女厨子?”

“是”一个小厮赶忙道,“夫人递出话来,说王爷派于管事过去接人,就在这一两天回来。现在于管事在前面开路,马车里的想来就是那个村里的女厨子了。”

“哼,大哥倒是越来越有趣,病了一场竟喜欢上了那些个贱民做的东西。”慕容翔收回目光,眼中划过一抹不屑。

小厮是曾氏的心腹,知道这理郡王从小被娇养的心高气傲,对摄政王多有不忿,见如此说,赶忙道:“听说这女厨子做菜颇有手艺,便是如意酒楼的几样新菜也是出自她之手,王爷也是偶然吃了如意酒楼的新菜后赞不绝口,才命人将研发这道菜的人找回来做专属厨子。”

“哦?一个村姑还有这等手艺?”理郡王来了兴致,“也是,我那大哥一向挑剔,凡事都要最好的,我还以为他病了一场转了性子,原来是发现宝了。既然这小村姑有如此手艺,说不得我也要会一会。”

“夫人的意思是,可以利用这小村姑……”

慕容翔抬手,制止小厮说下去:“回去告诉母亲,就说我做事有分寸,知道该如何。”

“是”见理郡王意会了自己的意思,小厮不再多说,行个礼退下。

慕容翔抬眸望望摄政王府的方向,眼中划过一抹阴狠,转身离开。

马车拐了几个弯,四周渐渐静寂下来,就在寒寒疑惑的刚要问时,眼前豁然开阔。

一座高高的门庭坐落在整条街的中央,两边长长的院墙将整条街都占了起来。门前两座威风凛凛的石头狮子,两列朱红色的大门,门上金匾高悬,上书“摄政王府”,左右红漆木柱子上一列烫金大字的对联,左联是“伟绩丰功宸国擎天一柱”,右联“战功赫赫威同日月常明”。

门前两列拴马桩,地面被打扫的一尘不染。

寒寒扭头看向于管事,犹豫着要不要下去。

“姑娘请在车内稍等。”于管事从马上下来,将手中的缰绳递给身后跟随的仆从,后面的人纷纷下马,其中一个接过缰绳牵着马绕到侧门进去。

一见于清,早有眼尖的守门小厮跑过来:“于爷,您回来了?”

“嗯,去把门开开,抬副肩舆出来,王爷请的贵客到了。”点点头,于管事淡然吩咐。

小厮闻言一惊,诧异的看寒寒一眼,忙答应着去了,片刻功夫,两个青衣小厮抬了一副肩舆出来。

“姑娘请下车上轿。”见肩舆抬出来,于管事对着马车微微躬身,做了个请的姿势。

寒寒不明所以,愣愣的抱着小狐狸下了马车乖乖的坐到肩舆上面,将小狐狸放腿上,想起看红楼梦时林黛玉进贾府似乎也是一路抬着进去的,暗暗撇嘴,果然古人有钱了就是好显摆,路都不舍得走两步。

她哪里知道,从正门进摄政王府坐肩舆她还是头一个,便是皇帝来摄政王府也要下銮驾,将全幅的仪仗留在外面不能进去。

因此,见寒寒被于管事领着坐了肩舆进府,门前的小厮几乎惊讶的眼睛都要掉下来。

刚进府,就有一个小厮跑过来和于管事低语几句。

于管事挥挥手,小厮退下。

于管事转头看向莫寒寒笑道:“王爷吩咐今日天晚,请莫姑娘先去歇息,明日再见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