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内奸

孺子帝 冰临神下 3763 字 9个月前

韩孺子扫了一眼东海王和林坤山身边的人,这样一支临时拼凑的军队里都有假冒者,更不用说想在京北起事的江湖人了。

东海王只关心一件事,“一边抓内奸,一边起事,两不耽误。”

疯僧光顶一生嬉笑怒骂,难得一次陷入沉思,半晌才道:“怀陵县此刻有数百名江湖同道正在等候,一旦决定起事,他们能在一夜之间再召集到同样数量的好汉,还有至少十倍于此的百姓……”

“这就够了。”东海王抢先道,“京北、京南同时起事,不出三天,大事已定,朝廷就是……陛下的了,你们都是大功臣,太后就算摸清了你们的底细又能怎样?”

东海王一着急,连太后都说出来了。

韩孺子正要开口,光顶突然大笑起来,抬手摩挲光头,“真是麻烦,和尚不问世事是有道理的。”

光顶转身走向林坤山,“咱们哥俩儿聊聊,遇到这种事情,还是你比较聪明。”

两人走出几十步远,低声交谈,其他人留在原处不动。

东海王问道:“谁给你的信?杨奉吗?他才是太后的人,你还不明白吗?太后预感到有事情要发生,她知道自己抵挡不了,所以让杨奉故布疑阵,好拖延时间。我不能让你上当,崔家、江湖、这些义兵,可都把赌注押在你身上了。”

韩孺子一开始只是想说服光顶才说出那些话,结果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目光扫来扫去,突然在光顶带来的江湖人当中看到一张略有印象的面孔,“你是三柳巷的匡裁衣?”

那人吓了一跳,“是我……陛下还记得我?”

韩孺子刚搬进倦侯府时,曾经受到围攻,匡裁衣是杨奉“雇”来的闾巷豪杰之一,当时天色较暗,韩孺子只有模糊的印象,因此刚刚认出来。

“当然记得。”韩孺子微笑道。

“我可没被朝廷收买。”匡裁衣自辩道,现在不是与皇帝套交情的好时候。

“你当然不是。”韩孺子只是希望能在关键时刻多拉拢一个人而已,并没有怀疑他。

疯僧光顶和林坤山回来了,和尚还在摩挲头顶,可是主意已定,“人都齐了,总不能无疾而终,那样的话以后咱们没法在江湖上行走了。起事,就在今晚子夜,请皇帝做好再次登基的准备,是否记得我们的功劳不重要,只希望陛下以后能想着天下百姓。”

韩孺子已经想不出劝说的话了,东海王松了口气,林坤山向韩孺子点头示意,他们之前说好了,要将东海王交给光顶,他会遵守诺言。

事情还要按照原计划进行,韩孺子心中却越发不安,正要不顾一切地提出反对,在他身后走出一个人,“等等,还是先把内奸找出来吧。”

“你是谁?”东海王愤怒地问。

那个摘下头上的斗笠,向疯僧光顶拱手道:“和尚认得我吧?”

“嘿,双刀厨子不要命,就算我不认得,我身上的疤也认得你。”

两人似有恩怨,不要命却不在意,大声喝道:“我知道内奸是谁,自己站出来吧!”

韩孺子头都要晕了。

(求订阅求推荐)

韩孺子认得崔小君的笔迹,而且读懂了信中的含义

边疆战乱,宫中有备,夫君宜上书请战,万不可冒险行事。

“宫中有备”,备的并不是“边疆战乱”,而是崔家策划的阴谋,所以她劝倦侯“万不可冒险行事”。

一封由陌生人转交的信不可能写得太明白,韩孺子将信攥在手里,问马大:“没人跟你一块回来?”

马大笑道:“有个小子非要跟我走,我没同意,他还悄悄跟踪我,我是谁啊?在城里有点晕头转向,出城进入野地,兜几个圈子就把他给甩掉了。”

马大得意洋洋,韩孺子却是哭笑不得,原来是为了摆脱跟踪,马大才回来得这么晚。

韩孺子没办法,只能怪自己当初的命令说得不清楚,转身望去,晁化等人已经进入百步之内,身边一人身穿破烂僧袍,正是疯僧光顶。

韩孺子向水边的小船走去,东海王跑到前面拦住,“你又要做什么?事已至此,你不能再改主意了。”

“太后已有防备,此次起事绝无成功的希望。”

“哈,太后有防备,难道崔家就没有?你不用担心。”

韩孺子却更加担心了,冷冷地说:“让开。”

东海王摇头,不肯让路,“这种时候需要的是胆略,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得由别人替你做决定。”

东海王招手,十几名义兵聚拢过来,抽刀在手。

东海王遣走了三十名卫兵,暗中又召来了一些帮手,河边寨这两天来的人既多又杂,就算是久居湖畔的老渔夫晁永思也没法分清每个人的来历。

韩孺子退后几步,也招手叫人,那些真正的义兵纷纷跑来,马大赤手空拳,却一点也不怕,向对面的人发出低吼。

滩涂上还有一些义兵没动,二十七八人,目光都看向林坤山。

林坤山此前声称寨子里有二十名武林高手,还是有意少说了一点。

三方之中,韩孺子身边的义兵数量最多,战斗力却最弱,好多人甚至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互相小声议论。

东海王道:“林先生,你可不能站在一边看戏了,必须选择支持一方。”

林坤山笑道:“大家同乘一条船,自当齐心协力,要我说,东海王别急,陛下也不要退缩,起码给出一个理由吧。光顶大师到了,正好把话说清楚。”

疯僧光顶穿着破烂,脸上却没有一点疯意,大袖飘飘,站在圈外左右扫视,反而有一股豪气,“怎么回事?还没起事,先要自相残杀吗?”

韩孺子相信崔小君,甚至超过对杨奉的信任,一旦确认太后已有防备之后,他立刻觉得许多事情都有迹象,形势紧急,由不得他仔细思考,伸手指向疯僧的队伍,大声说:“你们当中有内奸!”

韩孺子的目光迅速扫过,他曾经在一群投奔者当中诈出奸细,这一招此刻却没有用处,光顶带来的人不多,加上他总共十三人,都是京城内外有头有脸的江湖人物,互视一眼,都露出惊讶之色,却没有任何人表现出恐慌。

晁化等十几人是真正的义兵,一发现情形不对,立刻跑回韩孺子身边,又为他增加了一些力量。

光顶身边的一人冷笑道:“咱们提着脑袋效忠皇帝,皇帝却怀疑咱们有二心,这笔买卖做得真是划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