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前遇拦路虎

楚天兰芷香 楚天一笑 2244 字 9个月前

陆天元三人来到楼下大厅,只见贺秋正在厅中坐着,旁边贺府的弟子、家丁站了二十几人,望江楼的掌柜正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贺老爷,小的真的不知道那姓梦的得罪了您老人家,他昨天傍晚来的时候小的的确没见过怜香姑娘呀……”

贺秋怒道:“你吃了梦天舒多少好处?给我打!我看你招不招!”一个家丁应声而出,手持皮鞭便要落向那掌柜。刘飞烟急忙在一旁道:“且慢。”掌柜的急急磕头求饶,那家丁目视贺秋,等待主人下令。贺秋道:“且等一等。”

刘飞烟道:“贺老弟,你这般着急也无济于事。不如好生问问,谅他胆子再大也不敢说谎。”贺秋点头称是。

刘飞烟问掌柜的道:“你说那梦天舒是昨天傍晚来的?他可带了什么人?有什么可疑之处?”掌柜跪在地上的道:“是昨天傍晚来的。当时是两个小孩赶着一辆宽大的马车,后面还跟着两个丫头,他们一共要了三间客房。”刘飞烟道:“车上有几个人?”掌柜的道:“两个人,一个姓梦,另外一个不知道姓什么。”

众人这时才明白,原来梦天舒和楚天一笑果然是一伙。岳兰芷心中忽的一阵莫名的难受:楚天一笑必竟欺骗了自己。

凌家豪追问道:“你可见过他们两个长什么样子?尤其是姓楚的那个?”掌柜的道:“姓楚的?原来这位爷认识他们呀。那姓梦的长的斯斯文文的,而且出手很大方。至于那姓楚的,一直低着头,而且自进房后始终没有出来。小人委实不知他长的什么模样。”

贺秋怒道:“这也不知,那也不知,难道今天来了什么人、走了什么人你也不知吗?”掌柜的急急磕头道:“贺老爷,今天清晨确实有位娘子到店中打听梦公……那姓梦的,可是小的怎么知道那位娘子是贵府上的呀?”贺秋大怒,喝道:“给我打!”家丁扬鞭便朝掌柜的后心打去,“啪”的一声,衣襟被撕了一个口子,掌柜鬼哭狼嚎般求饶。

刘飞烟急忙道:“且慢。”掌柜的已经挨了三四下,家丁停住手。刘飞烟问掌柜的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掌柜的呻吟道:“那位娘子上楼去找姓梦的,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姓梦的便下楼了,吩咐他手下人准备马车要出去办事。小的问那姓楚的去不去,姓梦的说不用管他,临走留了二十两银子。”

正在问询,只听外面有人高声叫道:“闪开闪开!”门口围观的人群向两边散开,两个衙役闯了进来。两人一见贺秋,一齐躬身施礼道:“荆州府公差赵亮、韩昌给贺老爷见礼。听说望江楼出了事,小的特意前来查探。”贺秋抬抬眼皮道:“没什么大事,楼上有个死尸,你们派人抬了,埋到城外乱葬岗算了。”他看了看掌柜的,掌柜的吓得面如死灰,连连磕头道:“贺老爷您高抬贵手,饶了小的这条贱命吧。”说着从怀中取出那二十两银子,双手高高托起,道:“小的不该收这银子,情愿交公,听凭贺老爷发落。”

贺秋看了看赵亮、韩昌,道:“这二十两银子就给你们两位当个辛苦钱吧。”赵亮、韩昌大喜,再次施礼道:“谢贺老爷赏。”赵亮上前一把从掌柜手中将银子夺过揣入怀中。

贺秋站起身来,道:“行了,行了,都散了吧。”他迈步当先出楼,贺府家丁在后簇拥着。刘飞烟、凌家豪见状,也只得跟着出门。到门外牵过坐骑,上马跟着去了。

陆天元、岳兰芷、池英三人走出望江楼,见贺秋等人已经去的远了。池英愤愤道:“看不出来,这贺秋倒是够威风的!对付楚天一笑什么能耐也没有,对这平民百姓倒是蛮横无理。”陆天元道:“他在荆州想来是威名赫赫,官府也让他三分。”岳兰芷道:“这种人只会欺压良善,草菅人命。师兄,不如我们马上就回洛阳吧?”

陆天元正要答话,却见一个贺府家丁匆匆赶来,向三人施礼道:“我家主人请三位府中赴宴。”陆天元还未回答,池英抢着道:“请回复你家主人,我们三个就不去打扰了。”陆天元急忙道:“师弟,你……”他见岳兰芷和池英均有离去之心,却也不好独自留下,只得对那家丁道:“烦请回复贺大侠,就说我们三人有要事要立刻返回洛阳,改日再登门致谢。”那家丁见了他们的样子,道:“既然如此,小的就向主人复命了。”心中却暗骂:你们三个算什么东西,不识抬举!当下再不多言,转身去追贺秋等人。

陆天元目送那家丁远去,回转身时,却见池英和岳兰芷已经上马,他叹了口气,接过池英递过来的缰绳,攀鞍上马,道:“咱们走!”纵马前行,池英和岳兰芷在后紧紧跟着。

此时已是午后,三人都没有吃饭,沿着大街向北行了一程,池英见路旁有一小酒馆,饭菜香气扑鼻而来,肚中饥饿难耐,对岳兰芷道:“师妹,贺秋的东西咱不吃,可也不能饿着肚子,咱们就到那酒馆中吃些东西再赶路吧。”岳兰芷微笑道:“你如果馋得紧,再回贺秋那里也不晚呀?中州剑派池大侠,谁敢怠慢?”陆天元笑了笑,道:“也好,吃些东西再走不迟。”

三人下马,将马拴在店门口桩上,小二殷勤的过来招呼进店。小店不大,但收拾得却也干净。此时食客已经不多,三人找了个临窗座位坐下,池英便向小二道:“你这有什么好吃好喝的?”小二道:“客官您不是本地人吧?我这荆州有名的便是鱼糕和‘龙凤配’,您别看小的店小,我们老板可是正宗的鱼糕传人,当年大舜爷南巡,就是我们老板的老祖宗做的鱼糕供奉,传到现在,已经是一百多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