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无痕玉碎

寻道天行 覆小灭 3022 字 9个月前

过没多久,长空鹰啸。

九天之上降下一头健硕黑雕。

御雕而来的御林军士那是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像是自己随时都会橫尸当场似的。硬着头,卑躬屈膝地将无痕请上雕背,急急忙忙扯起缰绳便迅速遁回穹苍离去。

碎玉的人,是无痕。

这个结果,和古梵受伏败北一般。

都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范围。

毕竟昨夜无痕拼死突围,千里迢迢横渡东西考场来到瞿陇与夏寻等人汇合,这本该是赢得一线生机,后事无忧。

可怎料想,至瞿陇山半日不到,她竟然也跟着碎玉离开方寸山脉。据后来独少传出话说,这是因为无痕伤势太重,瞿陇山内无杏林高手且良药有限,若不能及时救治恐会留下严重病根,故不得不让其碎玉离场。

这话说算是勉强在理,也颇符合夏寻那君子仁心的举止。可,仍然显得太虚。毕竟无痕伤势如何,在她离开时候许多人都看得清楚。况且,她好歹也是位天启境强者,非断肢或内腑遭受重创,加以时日都能彻底康复,再不济留下隐患,随境界突破也能治愈,哪里来的这般矫情?

这显然就是独少捏造的借口。

而且,这借口根本就瞒不住人,还甚至让人们更添许多好奇,把思索的深度探向更底层。

所谓无风不起浪,哪来的空穴来风?无痕碎玉离场,古梵遁逃出局,这两起离奇事件的接连发生,无不都预兆着一个奇异的谋局,正悄然伸展开脉络。

古梵为什么明知必败还要赴战?

他的败北,到底隐藏了什么玄机?

无痕为了千里迢迢亦要抱伤上瞿陇?

他们在屋子里,到底谈到什么秘密?

这一切的背后,是阴谋诡计的暗中布局?

还是为了迎接那暴风雨来临的盛宴?

盘龙伏山丘,待风雷骤雨。

卧虎藏沟壑,侯烈马过境。

藏刀出鞘,一点寒芒能否先到?

向死而生,这代价未免沉重…

(谢谢书友vk363xja留言,对于声词我日后当多加注意。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到17k评论留言,谢谢诸位兄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午后。

艳阳毒辣,曝晒得青野生烟。

天试第八响钟鸣,忽然于正午彻响。

方寸考场再度缩地两千里,只剩下最后的上下四千里。

无数驻扎在考场边缘的考生,闻钟声背起早已收拾的包裹行囊,相继从营寨离去。朝着那巍峨擎天的雪山,缓缓靠近。

钟声已响八道…

决战之期,已无多日。

安宁不再,难免彷徨。

而就在考生们背负起沉重心情离去之际,方寸峰血战、古梵败北、无痕遁逃等一系列消息,宛如晴天之旱雷,随风霹遍了方寸山脉的最后四千里路。

彷徨的气氛随之被涂抹上一层离奇色彩…

皇榜之首,遭伏兵劫杀,无缘三甲!

古往今来,这般离奇的事情并非没有前例,只是发生的次数实在太少,故少有被人提及。

可今届国考不一样,古梵三脉同修,掌轮回血棺,葬无上魔尸,战力之强堪称同辈无敌。天试开考第一战,他便配合夏寻伏计,生杀皇族六百战骑。鱼木寨役,他与无痕、墨闲以三人之力将皇族三千将士围堵成困笼之兽。蝾螈泽天谴夜,墨闲、雷猛等人遭受重创,他力挽狂澜,血战李元霸等六百皇族悍士,终容夏寻讨得一线生机。连番战役下来,许多人都已经暗暗将古梵的实力与墨闲、墨闲联手划为同一层次。

可待夜风飘零叶落后,古梵却惨遭柏凌云倾军伏击,被迫遁离考场。

这事情怎听来,都是那么的不靠谱。

就像鱼掉进水里被淹死了。

有人说,这是夏寻的圈套。

可也有人说,是古梵太过于自负,所以自食恶果。

更有人说,其实古梵志不在天试之行,战遍同辈各路好手之后,他便没有再继续往下走的意义了。

猜测层出不穷,遗憾总能给人以无限遐想。

以至于远在数千里外翻云覆雨至筋疲力竭正沉沉酣睡的夏寻,都禁不住被人掺夹在猜疑之中。

但这回,可真是冤枉夏寻了。

方寸峰的事情,他虽曾有过多翻推算,也曾过出手相助的想法,但他始终都未参与到其中,哪谈得上伏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