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寻领墨闲前来拜山了。”
“就两人?”
“对,就两人!”
“没看错?”
瞿陇山腰。
一位肌肉扎实的猛汉大跨步跑入聚义厅,随即报来山下消息。
其余人闻言皆一副难以自信的模样。夏寻来了,却只带着墨闲,这胆子也太大些了。
猛汉应声再道:“千真万确!孙悟空、雷猛、武藤这些人全都在十里外的小林子里扎营。就夏寻和墨闲两人御马前来,看模样应该是来拜山的。我们打还不打?”
“……”
唐小糖轻挑睫毛,神色有些许古怪。
她一时也没太多的想法,站起身来不言不语走出聚义厅。众头目见状,皆随后跟去。一行数十人从聚义厅一路走到山腰的山崖边上,临崖而望。但见瞿陇山下数里外,真有两旁骏马带着一道细细尘土正在靠近。一袭青衫飘逸,一袭黑衣冷峻,是那么的扎眼。
“胆子可真大。”
看过好一阵子,唐小糖像有所决定,瞟眼看向前来传话的猛汉,平声道:“传令各部,伺机而动。他若不动手便容他上山来。”
“天罗地网撤么?”
“不撤,若连天罗地网都破不了,他没资格拜我这山头。”
“好。”
猛汉点头应声,转身沿道下山…
瞿陇山下。
马儿欢欢跑,欢快的马蹄声在开阔的平原悠悠传开。
青衫携黑衣伴风飞舞,遥望山峦人如蚂蚁布满瞿陇各道各崖。各色各样的目光里,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茫然与钦佩。
世上总有那么些人,生来就注定成为传奇。无论他做什么事情,遇到何等挫折苦难,命运都从不吝啬地光芒照耀在他的身上。夏寻,就是这么个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的名字其实就已经是他们这代人的传奇。无论他去到哪里,无论敌人还是朋友,所有人都会对他踏出的每一步充满各种期待。
此时,便是如此…
“御…”
和风稍暖,拨弄荒草萋萋。
余阳成血,映照人马影长。
夏寻、墨闲至瞿陇山口,勒马下地。
拍拍长途跋涉而皱褶的衣服,稍稍打眼扫看去漫山俯视而来的目光,再仔细审视去空无一人的山道,及道间各处隐秘的草丛、低洼、石块。这些地方都看似平常,倘若常人过路必然都不会有所留意,但再微小的痕迹依旧瞒不过夏寻的神识。
夏寻颇有深意地掀起一抹古怪的微笑,没多话,随意挥起长袖…
“唰唰唰。”
翌日。
夏寻真的走了。
领着孤零零十数人,背着大包小包,若无其事地离开了徽山。
对于夏寻这番举动,许多人都想不明白。毕竟诛仙的秘密已经大白于天下,北方那位大谋者和隐世的剑神有何阴谋,各方皆在揣测。朝廷方面虽仍旧没有强制动武的意思,一场燎原大火也暂时连苗头都看不见。可谁都晓得,那火是随时都能烧起来的呀。纵使火势烧不到方寸山脉,但纯阳双剑已现,阴阳合璧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诛仙在手,谁与争锋?纵使墨言、墨闲尚未成气候,能越战王境而不能驾驭群雄。但凭夏寻的谋略外加上余悠然的计算,手掌徽山千数纯阳道剑,亦足以横扫包括皇族在内的天试诸方势力。
他们联手,已然无敌。
可结果,他们却莫名其妙地分道扬镳了…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仍在天试考场上伺机而动的诸方势力,无疑欣喜交加。
毕竟夏寻只有二十人,墨言又被留在了徽山,墨闲再强也就比雷猛、武藤强上一线,孤掌难鸣。如此一来,这二十人的团队即便再有能耐,又能翻得起多大的风浪?若有不甚,遇到稍大的浪花,更甚至自己就得翻船了。
这是绝大多数势力的想法,唯独一处例外…
瞿陇。
夏寻领人离开徽山后,一路向西,御快马急奔。
所行之路线丝毫没有隐藏,就像一枝射出的疾箭,笔直地射向千八百里外的瞿陇。
“小糖,夏寻已过空港湾。”
“若不出意外,他傍晚前便能抵达瞿陇。”
“你看我们是否先将兵马埋伏于道外会比较好?”
“你确定夏寻只领来二十人马?”
“非常确定,我们埋伏在徽山外的各路暗哨皆已发回详信。夏寻离开徽山,徽山毫无动静,他身后确实不存在后援的可能。而且他们所携辎重不少,很可能是准备在瞿陇附近安营落脚,以备大战的。”
“安营落脚?”
“难道他们真打算攻山?”
“他脑子没问题吧?”
“二十人就想破四千兵险之地?”
“啧,这夏寻纵使谋智若妖,感情也不至于这么疯狂吧?”
“话可不能这说,他拥兵四百就能拦腰斩折李建成,疯狂也是有倚仗的。”
“……”
瞿陇山腰,聚义堂上。
气氛颇显凝重,且有三分纠结。
满堂头目数十人,表情古怪,各不相同,皆若隐若现凝聚着一缕深思。
夏寻早晨出徽山,一路快马加鞭直驱瞿陇,其目的已然是路人皆知。可,路人却不知其盘算呀。夏寻所带兵马就只有二十,徽山却雄踞着四千壮士。他若敢来攻山,怎看都是自寻死路。可是,夏寻是谁?他被誉为本届国考第一谋者,踯躅算尽,谋术诡诈。他曾几何时自寻过死路?君不见月前,坐拥八千皇族大军的李建成,终归还不是被夏寻给坑得当场吐血?
所以说,夏寻既然敢来伐,确实很可能就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倚仗。
前来报信的唐门弟子见众人忧色重重,便忍不住劝说道:“小糖、川哥,事不宜迟,夏寻人马就二十,我们直接领千军截道他定然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