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苗的颜色顿时变了起来,而火里那位大宗师的遗骸早已经看不见了。
随着范闲的这个动作,嗤嗤剑意纵横于剑庐深处,十一把长剑围住他的周身上下,剑意吐露如蛇芒,下一刻随时会将范闲刺死于当场。
剑庐十三子,除了跪在最前方的云之澜和王十三郎,所有人都被范闲这个动作给激怒了。
……
……
范闲感受着彻骨的侵体寒寒剑意,不敢有任何大的动作,因为他知道,面对着十一个九品的夹击,只怕是陛下亲自来此,也要考虑要不要暂避其锋,至于自己,更是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他望着跪在前方的云之澜说道:“烟里有毒,我不想这些白烟杀死东夷城一半的人。”
看见白烟时,范闲便心惊胆跳起来,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在海畔枯坐片刻,剑庐弟子们,竟是如此干脆地火化四顾剑的遗骸,毕竟在他记忆里,这片大陆还没有火化的习惯。
四顾剑的遗骸内有毒,有剧毒,非费介先生布下的剧毒,根本不可能僵化肉身,抵抗了皇帝王道一拳的伤势整整三年。
当然,这种毒素被火苗一烧,随白烟一起,并不像范闲说的这般可怕,但是一切都要小心为妙。
而范闲为了四顾剑身上的伤势,在暗中准备了一些手段,那些药物正是应景的物事。
听到范闲的解释,跪在最前方的云之澜没有起身,没有回头,只是举起了右臂。
剑身归鞘,剑芒归于平淡,只是一瞬间,剑冢四周便回复平静哀伤的气氛,几个剑僮一边哭泣,一边往火里添加着柴火,十三名剑庐二代弟子跪在了大火之前。
范闲看着这一幕,心中无比动容,知道四顾剑死后,云之澜毫无疑问拥有整座剑庐里最高的威信。
十三把剑,这是多少可怕的力量,如果握住这些剑的手,是自己的手,那该多好。
范闲微微皱着眉头,看着大火,心里想着这个问题。
……
……
入暮,云之澜入屋,抱着一个布包裹着的小瓮,一脸漠然地将这个小瓮递给了范闲,说道:“虽然我不明白师尊的意思,但既然他要我给你,我便给你。”
范闲郑重地双手接过,发现小瓮里依然微温,想到里面便是四顾剑还没有冷的骨灰,他心里的感觉很怪异。
云之澜缓缓在他的身前跪了下来,说道:“剑庐十二把剑,依师命交由阁下。”
范闲眼瞳微缩,微放光彩。
……
……
叶流云和费介老师走后,范闲一个人在海边坐了很久,海里早已经没有大船的影子,他的眼光还是投注在一望无垠的海中,身上的风雨之意没有丝毫减弱,浑身湿淋淋的。他坐的姿式很古怪,抱着膝盖,就像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儿,但实际上,谁都知道范闲不可能是个单纯的小男孩儿。
体内的两股真气在缓缓地流转、流淌着,先前被叶流云刻意释势所激发出来的真气,正用一种比较平稳而和谐的方式,快速地在周天之中运行。对于他来说,此时似乎是一种契机,一种因为心意的变化,周遭情绪的变化而忽然出现的灵光,轻轻地映照在他的心头。
范闲闭着双眼,双掌很自然地伸在雨中,任由雨水击打在自己的手掌之上。
……
……
很久之后,范闲的一双手掌上依旧干燥如常,光滑如常,似乎这些雨水永远也没有办法真正的落在他的手掌上,打湿他的任意一寸肌肤。
范闲的手掌上覆盖着淡淡一层真气,这些真气自每个毛孔中释出,又自每个毛孔中流回,形成一道极薄却有极有趣的回路。正是他自幼所修行的,那个古怪到完全没有用处的法门……
当然,这个法门让他成为这个世界上的攀爬高手,曾经爬过皇宫,爬过西山,爬过很多很多人类意想不到的险绝之地。然而相较于他少年时,曾经为此付出的整整六年时间与精力,这种成果实在是显得非常的不合算。
五竹当年也没有纠正过他——大家都知道,五竹不会内功。
可今天的感觉不一样,与以往似乎有了一种很细微且隐晦的差别,范闲缓缓睁开双眼,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怔怔地看着自己手掌,兀自出神无语良久。
能够使真气脱离身体的范围,成为一种可以伤人的利器,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强悍的境界,但是并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境界,只要修行到某种程度,再加上足够高明的运气法门,强者们都可以勉强做到这一点。
尤其是范闲曾经亲眼见过叶流云的散手,大宗师手指如枯梅绽开,指尖真气喷薄而出,瞬息间刺破空气,在澹州悬崖下的沙滩上,点出万点梅花坑来,这种指气纵横,已经是人类突破肉身限制,释能于体外的最高境界。
然而范闲今天感觉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完全不一样的味道,他在风雨中陷入了沉思,雨水顺着他的顺发滴落脸颊,又被海畔的劲风吹走少许。
当真气熟练的离体片刻又循体而回时,似乎多了一些什么,凭借范闲的心神境界,却竟是根本无法察觉到多了些什么,但他感应到了这一点。
惊异之余,顿生疑惑,世间万物,总量等齐,体内释出多少真气,便将收回多少真气,能收回,已经是范闲的独门绝技,可是……怎么还能多?那岂不是不需要冥想,只需要不断地进行这种循环的真气环流,便可以让自己体内的真气越来越多?
多出来的真气是从哪里来的?
范闲的眼瞳微微缩了起来,甚至手指尖也抖了起来,隐约知道,自己也许碰触到了一个以往没有人曾经去思考过,去想过,达到过的门,而那扇门的背后是什么?
为什么会忽然间出现这种变化?范闲在心念感应到机缘时,便随此机缘静坐于海畔风雨中,这机缘是什么?是自海上来的叶流云?是望海的四顾剑的死亡?是与亲人分别时的惘然?
范闲惘然,然后开始冷静地梳理这一日一夜间的过往,他必须找出此番机缘为何,才能知道那扇门究竟是什么颜色,又是谁开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个工作进行的并不困难,因为他从十家村赶来东夷城,在剑庐里呆了一夜,最有可能引起变化的,只可能是那两本小册子,尤其是后一本用古怪音译词语写就的册子。
这本册子,范闲已经交给了费介老师,让他带回那片神秘的西洋大陆,但是册子的内容,他已经完完全全地记在了脑海里。虽然对上面很多词语依然不知晓意思,可是总还是了解了其中几句话的意思。
那几句话不像是咒语,更像是一种前世时曾经见过的诗,像但丁神曲那种体裁的东西。
意大利语脱胎于拉丁语?范闲皱着眉头,苦恼地坐在风雨中,却有些想不起来那些早已淡忘的知识,只记得意大利语有很多方言,而真正立文,与但丁的神曲脱不开关系。
难道就是那几个句子印在自己的心中,让自己在运行真气的过程里下意识调动了心意,从而造就了眼下如此古怪的局面?
法术?范闲缓缓站起身来,皱着眉头,看着空无一船,徒有海风海雨的幽蓝水面,似乎要一直看到海那头的大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