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京华江南 第八十四章 投名状以及范闲的正面和影子

庆余年 猫腻 9108 字 9个月前

范闲被她看的有些发毛了,下意识问道:“怎么了?”

思思扭头望了一眼木门,低下头轻声说道:“少爷……您查内库就查内库,那些事情就别理会了。”

她是得到过范闲亲口确认的廖廖数人之一,当然相信他的身世,而她虽然是位直憨的姑娘,脑子却极为好使,或许是自幼被范闲灌鬼故事灌多了,对于某些事情有种天生的敏感,这些日子眼瞅着范闲与三皇子之间的言谈行止,隐约猜到范闲是不是在为将来做些什么准备,但是天子家事,在姑娘家的心中还是十分恐怖、不能触摸的存在,她又并不将范闲看成宫里的人,自然有些担心。

范闲的双足停止了在热水里搅动,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沉默片刻之后安慰说道:“放心吧,我有分寸,我没办法让这个小家伙像思辙一样去吃苦,只是希望江南行能让他开开眼界,就算不论将来之事,一位皇子,日后就算是辅佐太子治国,心胸要是宽广些,这天下也会好过些。”

思思噗哧一声笑了出来:“感情我家少爷……还是位悲天悯人的人物。”

范闲笑斥道:“这话说的,难道我就不能?”

“太像了。”思思掩嘴笑道:“所以反而有些假,少爷先前是怎么训那位夏爷来着,这会儿又忘了。”

“两者并不抵触。”范闲很认真说道:“对人好,不见得要事事依着他。百姓怎么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事情我们来做就成。”

“那为什么要做呢?”思思好奇问道,姑娘家出身贫寒,总期望少爷能说出些仁义的话来,这便是所谓女子心思难猜了。

“哪里来的这么多的人生喟叹?明儿就要入江南路了,快去睡去,水我自己会倒。”范闲笑着挥了挥手。

思思呵呵一笑,却依然望着他的双眼,她若单独在范闲面前时,总会有些不符下人身份的大胆。

范闲被缠的无赖,拍着大腿悠悠说道:“为什么要做?当然不是悲天悯人的原因……我可没有母亲那种胸怀,我只是希望天下太平,外疆无战事,内域无饥荒动乱,就算我要做一位富贵闲人,也要保证身边是个太平盛世,这样少爷我将来在三十岁就退休,才能享清福啊……说到底,我只是很自私地,着力在培养一个能让自己晚年幸福的环境。”

“少爷,退休是什么意思?”

“告老?三十岁就告老?虽然做不成宰相,但是至少也要成了国公才好回澹州吧?”思思大惊说道:“如今您已经是监察院提司,日后肯定是要接陈老大人的位子……这便不能再入朝阁,也不能亲掌军队,三十岁顶多是个二等侯。”

她苦着脸说道:“难道真准备三十岁就回澹州?这可怎么行?”

范闲没想到自己偶尔吐露的心声,竟是让丫头先急了起来,笑道:“也不见得回澹州啊,像什么北齐,东夷,南越,西蛮……甚至还有海那边的国度,咱们都得去逛逛,这才不虚此生。在草原上骑马,在大海上坐船,慢慢走着慢慢看。”

“西边的蛮人要吃人的。”思思惊恐说道。

说到蛮人,范闲不禁想到了最新的那份院报,摇头挥走思绪,回到眼前来,知道自己先前说的话,只是一个看似美好却极难达到的理想,不过如今的生活,他已经比较满意了,除了那件大事儿之外。

思思这时候还在扳着指头算道:“那还有十二年,少爷准备做些什么呢?”

“做什么?”范闲很认真的说道:“当然是做一位能臣权臣,上效忠朝廷陛下,下监察吏治,将那些鱼肉乡里,贪赃受贿的不法臣子统统拿下。”

思思一怔,半晌后幽怨说道:“少爷……可不是个清官。”

范闲说的话,他身边最亲近的人肯定不会相信,思思已经算是比较客气,没有直指少爷是个令人伤心的大贪官——范闲无辜说道:“这个没办法,谁叫我那老爹和我那位岳父大人,号称是庆国最大的两个贪官,家学渊源,家学渊源。”

思思认真反驳道:“但少爷肯定也不是个贪官。”

范闲叹了口气,伸出双手用力地揉了揉自己发麻的脸,说道:“有时候伪装的久了,我都快要不知道,哪一面才是真正的那个我……嗯,这句话很小资吧……不要问少爷什么是小资,就这样,睡吧。”

—————————————————————

客栈之中,油灯已灭,被翻红浪……没有发生。

让思思自行睡了,范闲从床上爬了起来,披了件袄子,也不急着行动,而是倒了杯冷茶灌入肚中,消消难掩的火气,没有点灯,便在黑夜之中,仗着自己的眼力走到了窗边。

他推开窗户,漫天的月光随着寒风一同吹了进来,客栈对面,便是沙湖,此时湖风轻荡,吹得湖畔的将萎长草诡魅的晃动,湖中心是那一轮难辩真假的月亮,景色极美。

目光从客栈下方的湖水上收了回来,很自然地偏向右边,范闲并不吃惊地看着楼外那个,双脚悬空,逍遥坐在空中横槛上的黑衣人,知道以对方的境界,想摔死自己就好比想在脸盆里自溺一般不可能。

“明知道我房中有女子,你能不能避讳一点……不要说,这又是意外。”

“意外。”黑衣人单调的重复了这两个字,说道:“云之澜要到杭州,来通知大人。”

范闲略感吃惊,但是注意力却依然在这个黑衣人上面,好奇问道:“我有个疑问,以往你天天跟在老头子身边……难道从来不用睡觉?”

黑衣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你那身白衣裳呢?虽然不知道那是不是你的真面目……不过那时候可要帅很多。”

黑衣人依然沉默,他虽然是范闲的下属,但他的身份实力已经可以让他不用回答太多这种无聊而幼稚的问题。

“我有个最大的疑惑,你总是这么神秘莫测的,连皇上都不认识你……那你怎么统领六处?要知道,你才是六处真正的头目,那位仁兄可只是个代办。”

“自有办法。”事涉公务,庆国最厉害的刺客头子,影子同学终于开口说话了。

“还有,你的话能不能多一些,我知道你崇拜我家那位长辈,但你和他不一样,你要搞清楚自己公务员的身份……从京都到现在,你一共只和我说了三句话,我很不高兴,有个一直想问的问题,都没有机会得到你的解答。”

在影子的面前,范闲越发显得像个话痨。

影子犹豫了少许后,开口说道:“大人请问。”

范闲唇角浮起一丝微笑,说道:“这个问题就是,你捅了我一刀子,你打算怎么赔我?”

(请允我再罗嗦两句,反正大家都嫌我罗嗦——昨儿被掐电,后来看帐单的数目,我们一家人都吐血了,共计欠费十一元六角,所以请大家明鉴,我并没有发生经济问题,这只说明我们全家人都很懒,但昨天书评区很多仁心志士同情我,帮我拉月票,让我十分得意啊,所以喊两声穷,请大家多投我月票吧。

关于拉票以及月票的事情,我会在月末写个小章节,阐述一下我的想法。插句话,我当然认为范闲的思想不正确,极其虚伪,虚伪的都可爱了……重申一遍,请勿将小说中的人物与作者对等,我是伟光正纯的!

最后推荐,ahref=ottart=ot_bnkot中国道士的二战,请大家投这本书推荐票,这位作者是我认识了很多年的一位朋友,请大家大力支持。)

当天夜里,沙州城在安静之中带着丝紧张,往常热闹非凡的夜街,今日变得格外安静,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所有人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赌坊往东头过去的那条街上,有这座大州最干净舒适的几幢客栈,往常若是南来北往的大富之家,都喜欢在这里包楼。

今日来到沙州的范闲,虽然是位赤裸裸的二世祖,却没有沾染上太多二世祖的习气,生活方面虽不朴素,却还是简单,所以只是包了最上面安静的一层。

夏栖飞老老实实地站在房间一角,当着范闲的面,将那块腰牌仔细地放入了怀中,又在文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按上了自己鲜红的手印,再恭敬地递了个牛皮纸袋过去。

范闲看了一眼文书,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夏大人,如今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夏栖飞在心里痛哭着,这份文书一签,自然与对面的年青官员成了一家,只是家里也有各色人等,对方是少爷,自己却好比卖身为奴一般。

不过他清楚自己这一世只怕也没有能力和机会,渲泄心中的这份恶气,江湖枭雄,拿得起放得下,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会实实在在地走下去,于是一整身前衣襟,跨步向前,极利落地往下拜倒,口称:“下官夏……明青城,拜见大人。”

话说完了,人却没有拜下去,一双手已经极稳定地扶住了他的身子。范闲望着他,说道:“不论夏大人如何看待本官,但既然入了院子,你我虽是朝廷的官员,有上下之分,但更是必须肝胆相照的兄弟,外在的东西,我要求的并不严苛。”

夏栖飞微微一怔。

范闲继续说道:“夏大人想必如世上其他人一般,对于监察院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偏见,对于我们内部的关系却不甚明了。”

他顿了顿后,笑着说道:“说句不好听,我们就好比是朝廷养着的一群狼,外面却有太多的狮虎,如果我们想生存下去,为朝廷做事,为万民谋利,就不要在乎那些污言秽语,而关键处就在于我们内部的团结,狼群可以有头狼,但内部却绝对不会倾轧。”

夏栖飞皱眉应道:“属下明白。”

“你不明白。”范闲很直接地说道:“我知道这些话是很无趣空洞的说辞,但慢慢来吧。这种感受,你总会在日后的院务中体会到……嗯,我了解你,毕竟是一代豪雄,先前在分舵里被我刻意打压,想必心中总会有些不舒服。”

夏栖飞心头一颤。范闲却是面色一柔,呵呵笑着说道:“其时你是百姓,我是官员,自然有此分别……如今你的身份却不一样了。”

夏栖飞不知如何接话,只得畏畏无语。

“百姓多愚。”范闲皱着眉头说道:“所以你可以利用他们,可以照顾他们,但是……你不能相信他们,不能让他们产生某种错误的判断,想爬到你身上来。所以身为监察院官员,虽然是站在皇上与百姓的立场监督吏治,但是却只能相信皇上,百姓……监察院只要维持足够的权威与压力就成。”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范闲轻轻卷了一下自己的衣袖,“并不见得正确。”

国人善忘,范闲自那个雨夜之后,便有些心寒,后来在京都呆的愈久,心便越来越凉,早已将五竹叔说的那句话当成了处世明理——世上没有你能够相信的人——不能相信的对象,除了个体的人之外,也包括庆国那些浑噩度日的百姓,自然,也包括那位皇帝陛下,只是在任何时候,范闲都不会把这个念头宣诸于口。

此时房间内,除了范夏二人,便只有启年小组的苏文茂。

范闲指着苏文茂说道:“苏大人,是我从一处调到身边的。我想你应该不会有在我身边做事的愿望,但日后如果你想入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夏栖飞心想,自己在江南做个土财主,也要比进京要快活许多,却诚恳说道:“全凭大人提拔。”

范闲摇摇头:“莫说假话,不过院里确实可以帮助你做许多事情,所以你也莫要怨我,总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他又说道:“苏大人便是你今日入院的见证人,日后相关的联络手法与上传事宜,你都与苏大人联络,呆会儿你们两个人在一起说一说。”

他又对苏文茂说道:“手册和条例,你尽快让夏大人熟悉。”

苏文茂低声行礼,二人知道范提司已经交待完了,便再行一礼退出房去。

二人一出房,三皇子那小小的身子就像个幽灵一般从内套房里飘了出来,走到范闲的身边,轻声问道:“老师,监察院就是这般收人的吗?”

“这是特事特办。”范闲很礼貌地请三皇子坐下:“殿下先前听到的,在院中并不常见。监察院收人,首先便要考察许久,一般而言,我们都习惯从各州军中挑人,这是当年陛下第一次北伐前组织监察院所养成的习惯,当然,后来也开始专门注意每年春闱不中的秀才,毕竟监察吏治,如果连大字都不认识,那可没有辄。一切优秀的人才,而在科举无望之后,都是监察院极力吸纳的对象……但是,院里最忌讳收纳本身已经有相当势力,或者是身后有背景的人。”

三皇子皱着眉毛说道:“这个夏栖飞可是江南水寨的寨主。”

“所以说是特事。”范闲很耐心地讲解道:“一般来说像夏栖飞这种人,顶多能允许他在院务的外围活动,这次让他出任监司,是很少见的。”

“为什么是特事呢?”三皇子对于这些事情显得格外感兴趣和好学。

范闲今次没有责备他不该以皇子之尊,过于看重细务,和声说道:“因为此次陛下命臣下江南清理内库,将要面对江南的一干富商名流,所以监察院需要在江南本地找一个人,而且是一个能够绝对控制住的人。”

“为什么?”三皇子显得很疑惑,虽然他小小年纪已经心狠手辣,以皇子的身份,除了因为抱月楼吃了范闲一个狠招之外,根本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所以完全想像不到江南政务的复杂性和艰难程度。

范闲看了他一眼,看着小孩子认真的眼神,不免觉得有些好笑,但也对那位深在宫中的宜贵嫔深感佩服,那样一位憨态可掬的娘娘,怎么能养出这样一个性情硬,好学,肯折身段的厉害小皇子?只怕那位亲戚娘娘也不怎么简单。

“江南被信阳方面经营的太久。”范闲在他面前并不避讳提及长公主,“十几年的时间,这里已经是铁板一块,纵使有些人是崔夏两家的敌人,但各方面总有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谁也不想如今的格局发生太大的变动。变动所带来的损失,是这些人不愿意看见的。”

“我们自京都远道而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强大的变数,在外力袭身之时,就算铁板内部有缝隙,也会暂时合为一体,共抗外敌……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已经在铁板中存在的砂子,让这粒砂子越来越大,最后逐渐将铁板撑裂,再难回复最初的模样。”

三皇子皱着眉头说道:“一来砂子不见得有这个能力,如果我们帮他,和我们自己出面有什么区别?”

“关键就是我们不方便出面。”范闲也有些头痛,叹息道:“殿下您是不知道,地域的观念,在这个国度里是如何根深蒂固,我可以让小史来开抱月楼分号,可以让澹泊书局开遍苏州,但真要触动了江南人的根本利益,只怕会惹来群起而攻之。”

“群起?会有哪些人呢?”

“江南最大的富商明家,被我杀了几位少爷,从而与我仇恨极深的那几家盐商,早已经被长公主喂的饱饱的那些各级官员,打从江南路正二品的那位凌提督起,一直到苏州城看守城门的老兵卒子。”

范闲像做游戏一般笑着扳手指头:“内库里的各级掌柜,街头卖笑的姑娘,庙前卖艺的老汉,但凡是江南人,都不会喜欢我们来指手划脚。”

三皇子微愣了愣,阴狠说道:“攻便来攻,难道本……老师还怕他们不成?”

“怕倒是不怕。”范闲好笑说道:“可是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法不责众……真让江南乱了起来,这些各行各业的人,有的是办法让民怨载道,民不聊生……如果真到了那天,你说京都朝廷上一议,到底是去砍几万个人头来为我壮胆,还是将我的乌纱摘了,去安抚江南民心?”

三皇子愣了起来,心想以父皇的性子,只怕你范闲肯定不会吃什么苦头,但也会将你调回京去。一想到身为堂堂……俺三皇子的老师,居然要被弄的如此憋屈,三皇子的心中好生郁闷。

范闲似乎猜出他在想什么,哈哈笑道:“当然,事情也没这么麻烦,殿下也知道监察院也不是吃素的,陛下也不可能一味柔和。我只是将这情况预估的艰难些。”他的笑意渐渐敛去,平静说道:“如果真要杀人立威,我不介意背这个恶名。”

三皇子摇了摇头,心想真把人杀多了,事情总不好收场,京里都察院再闹起来,难道父皇还真能把御史都杖死?父皇可是位一心要在青史流名的帝王。

……不若让那个刚刚被收伏的夏栖飞杀去!他的眼睛一亮,却不敢将自己灵机一动的想法告诉老师,浑然不知,他那个面上温柔,实则心狠的老师,做的便是这等下作安排。

“咳咳。”他咳了两声,说道:“那水师那边怎么办?水师守备竟然与水匪头子相互勾结……这事儿监察院怎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