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小结及去年回顾及回乡总结

庆余年 猫腻 5288 字 9个月前

妈妈离开那座山的时候,已经怀着我八个月,沿江下到宜昌。

我一直很好奇,老妈当年大肚便便,是怎么走下来的?

老妈如今已经是六十几的人了,她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她是爬不上去了,那我们这些做儿女地自然只能代劳,代她去那三十年前的山村小学看看。

而且姐姐的动力也很大,因为她在那里生活到五岁多,比我的感情更要深一些。

初二,我与姐姐姐夫以及大表哥二表哥还有小表哥,一行六人往那边山上去,我的手中拿着外甥女削的竹杖。

下山遇见从那边山上下来的表姐与表姐夫,说笑数句,然后过河,爬至对面半山腰时。

我决定放弃。

累,真他妈的累,眼睛开始冒金花,这一方面说明我打字的工作如何危害自己的身体,也说明那座山实在是难爬……

中间的感慨不需要细讲,反正被姐姐哥哥们连哄带骗,一步三歇,终于成功地爬到了山顶。

山顶比山间平,有田有房,自然有人,也就有小学。

三十年前的老学校已经拆了,但新学校依然是在山上。

我们先去的新学校,照了几张像,然后在一间吵闹的教室里发现很多人在打牌九赌博。

又去旧学校“遗址”,与学校旁的住户聊了两句,发现旧学校被折的只剩下了一个坝子,老姐有些感慨,说当年就是在这个坝子上玩耍,如何如何。

山顶有雾,冷,感觉有些……说不出来,民居间的百货商店买水时,我听见一个人名,什么翠,想起来是姐姐当年的玩伴,问了几句,才知道那位姐姐已经远嫁湖北。

最成功的是,在旧学校的旁边,终于找到了母亲当年的一位好姐妹的家,可怜那位阿姨去别的地方走人户去了,我们只看见了叔叔以及她的小儿子,叔叔已经记不得当年的事情,只记得母亲与父亲的名字,还记得父亲当年是当兵的。

阿姨的小儿子在cd体院,留了电话号码,双方寒暄,各自感动。

然后下山,回到村里,告诉老妈详情,又告诉她电话号码,后几日她与那位阿姨联系上了,准备日后好生聊聊天。

回村之后,又遇见大表姐的儿子女儿来看我们,很难过,大表姐就是前些日子我在文中提过,已经去世的姐姐,好了,这个事儿不说了。

在山村里的日子很好,外甥女和弟弟姐姐们玩的很开心,我看大家斗地主也很开心,爬山也很开心,像朝圣。

姐姐说,如果你不爬上去,一定会后悔一辈子,我现在相信这个话,因为我已经上去了,将来哪一天,让外甥女再去爬一趟。

老妈在那山上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不过她也没怎么细讲过,好在有许多舅舅可以帮忙背东西上去。她只是说过,她带着姐姐与奶奶第一天住进那个小学时,山上狂风大作,雷雨交加,老少三个女人抱在一起。

奶奶安慰老妈说:闺女,莫怕。

……

……

初四出的村,初五去给姑爷暖舍,姑爷是很亲近的人,如今隔着黄土相见,却不像最初听着消息时那般伤心与难过了,更多的是一种安慰吧……后辈们活的都挺好的,磕头烧纸之后,我们沿着墓栏摆好了酒菜,与姑爷相伴而坐,敬酒吃饭,如郊游一般。

下山时,能看见那些白色的幡子?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名字,好了,这个事儿也不说了。

总之回老家一趟,发现新县城很漂亮,长辈们都挺健康,兄弟姐妹们都很发财,后辈们都很乖巧,十分高兴。

对了,最后提一句,初几的时候,喝完酒我们去唱歌,里面就有当初在小山村里与我赛歌的丫头之一,如今她已经大学毕业若干年,在海淀那边上班。

乖巧的有有丫头在点歌,大丫头在唱歌。

我正端着酒在灌,听着音乐声,险些喷了出来,傻乎乎地望着她,心想这都十八年了,你居然还在唱民歌?这是想向我继续挑战咩?

……

……

(几个丫头都是我侄女……看到书评真是吓坏了。)

首先声明的是,我是很罗嗦且没有写散文能力的人,所以请大家耐着性子看,反正是不要钱的附赠品,拱手拱手。

庆余年写到今天,已经有十个月了,三百天弹指便过,过的如此迅疾,以致于除了帐号中多的钱之外,我自己甚至都没有感觉到什么变化。

但书中的内容在发生变化,京华江南这一卷依旧是死死地扣着题,一前一后,两线交杂,总算是将京都与江南的事情交代清楚了,只是原定的一百五十章,最后还是多了几章,控制能力确实不完美,不过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事情,不好对自己如此严格要求。

在第四卷北海雾的小结中,我曾经说过,北海雾写的主要是交班,前朝的风liu人物死去,如今的风liu人物出现。而这一卷京华江南,其实便是一个接班的过程。

其实在肖恩庄墨韩老一代与年轻一代的中间,还横亘着以皇帝长公主四大宗师为代表的中生代,他们的实力才是最强的,如果范闲海棠他们要接班,就必须突破这一层强硬的壁垒,只是这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范闲海棠目前的实力,还是只有慢慢地等待着机会。

好在那批中生代并不是一块铁板,他们之间会发生大的问题,这就是后两卷的主要内容了。

这一卷中的接班是很苦的一种工作,破坏总是容易的,建设总是困难地,范闲在这一卷中于京都斗皇子,于江南收明家,虽然都没有竟全功,但毕竟也是达到了预期中的目的,只是这个过程太麻烦了,而在麻烦的过程之后,范闲终于真正地拥了监察院与内库。

开始散发王八之气吧……

有朋友提意见说,第五卷写的是不错的,就是风格太阴郁了些。

这个我承认,没办法啊,阳光灿烂的政治斗争,向来都是不存在的,在一个皇权社会中,总不能靠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能消化掉内部的矛盾。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感觉,除了这一卷的内容导致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其实并不是很擅长写这些机谋,我的智商也只不过是个普罗大众的水准,行文起来,自然有些阴郁凝滞了。

第五卷的上半部分还好些,与长公主二皇子的争斗,其实伏笔早在前四卷里就埋了下来,所以写着比较顺手,外加又有一些我自己很喜欢的新鲜人物的加入,所以写的屁颠屁颠的高兴。

那些人物包括大皇子、影子、女子……这些。

等到了中间下江南就愣了起来,不是说没想好,其实早就想好了的,可就是写着不快活,关键是范闲的对方是明家,那个阴酸的,无耻地,示弱的,王八蛋的明家。

明家里无好人。

可是在这一卷里,范闲还没法子铁血去如何,真真不爽。

可后来转念一想,这不是我自己写的吗?我为什么要对明家这么大意见?要批评,应该批评我在键盘上的手才对。

所以在这里要特别鸣谢费立国。

对,就是那个在很多书里都客串的费立国。

在十二月一号左右,就是范闲下江南收夏栖飞那附近的日子里,我曾经与他在qq上进行了一整天的长谈,所议论的,便是这江南的岁月。

谢谢他,给了很多好点子,提了很多好主意,对我进行了很严肃的批评,认为我应该对自己有些信心,不要老想着自己会写不好,一旦以为自己写不好,就会真的写不好……诸如此类很罗嗦的话。

真的是谢谢他,那些点子我都要了,那些主意,我也都要了,一环扣一环,把我最初的设计填满的异常丰满,所以哪怕风格阴郁,我也不怕了……相信大家能看出这一卷里的用心处。

最关键的是,我恢复了自信……很多人都说我自恋啊,爱我的人用看可爱小狗的语气在博客里这般说着,厌憎我的人在论坛上咬牙切齿的说着,其实自恋只是不自信的一种强烈反应。

我总想着能写的更好,所以不自信,可后来终于想明白了,我写的已经足够好了,至少能对得起大家订阅时花的钱,这就行了。

千字两分或三分,嗯,想到写时的煎熬,确实是值这个价的。

同时还要感谢qq上那几位一直不吝给出建议的书友,花火,枕头,特别是一脸坏笑,那个强烈要求我用个王诚龙套的人,还有几位我此时忽然糊涂忘了名,五更冷?梅花?骚瑞,俺不列了,感谢所有tv。

……

……

第五卷京华江南,我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前一半偶尔章节里能透出的散漫与自在,比如小楼听风雨,比如一场雨天的暗杀,虽然写的都是很激烈的东西,但是能够有一种很饱满的精气神,不止写出了画面感,而且写出了质感。

还有就是后一半的情节,环环相扣,节奏得宜,伏笔能捉……这不是自恋,而是一种自我比较,我写了六年多的小说,还真的很少能写出这么结实的文字出来,这真是自己的一种进步。

第五卷里除了大脉络之外,还有什么重点呢?我想不外乎便是范闲身边的女子,这事儿不用多提了,我也不喜欢用收什么收什么来说,思思算是收的,海棠算是吗?

我总觉得范闲是被海棠收了……

婉儿会生孩子的,海棠不会嫁别人的,若若会学成归国的,这不是我给的承诺,只是我愿意这样写。

后来还有比较好玩的东西,想着就好玩。

所以下一卷叫做殿前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