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医者何心

庆余年 猫腻 6065 字 9个月前

范闲兄妹二人只好自己去了,陈萍萍身为长辈,加上他与范建当年的战友关系,范若若回京后,若不去拜见,怎么也说不过去。

一入陈园,风景依旧,或许更胜从前,老秦家叛乱时的那一把火,除了让陈萍萍多了更多向内库要银子的理由外,没有造成任何影响,青青假山还是那个山,外围山林里的埋伏机关依然森严,园子里的美人儿姬妾依然是那般美丽,就连唱曲儿的还是桑文的妹妹。

入园后略说了几句,范闲本想向陈萍萍细细讲述一下陛下在西凉的布置,以及院内的处置问题,不料坐在轮椅上的老跛子挥挥手,直接阻止了他的开口。

已经两年了,自从范建告老归澹州之后,陈萍萍便把监察院的权力全数放下,甚至是连听也不想听,其中隐藏的深意,或许范闲能了解一二,但他依然不习惯。

因为他这一生睁开眼睛,最先看到的人便是五竹叔和轮椅上的老人,从澹州时,直至入京后,他的一生都在这位老人的细心呵护和残酷打磨下成长,陈萍萍的意旨贯穿了他的生活,就像是澹州后园的树,替他挡风遮雨。

他习惯了陈萍萍站在自己的身后,替自己解决最大的烦恼,一旦陈萍萍陷入了沉默,他便陷入了微微的不安。

如今的陈萍萍ri见衰老,眼角的皱纹愈发地深了起来,好在两年里不用处理院务,只是在陈园里散心,jg神还是不错。他没有在意范闲此时有些黯然的不安,微笑着与范若若说着闲话,提及北齐那座青山,说到苦荷的死亡,也自有些喟叹。

老跛子越来越像村口的一个普通老头儿,而不是当年权控天下的黑暗君主,这种转变,即便是范若若一时也有些不适应。

从陈园出来后,在马车上,范闲沉默了许久,轻声问道:“他还能活多久?”

今ri带若若前来,一是拜访,二来也是要借妹妹如今jg湛无比,传自青山的绝佳医术,来确认一下陈萍萍的大限之期。范闲当然希望这位老跛子能够有更久幸福的晚年。

“院长十几年前受过几次极重的伤,双腿早断,经脉不通,两年前又中了一次毒,依理论,体衰气竭,随时都可能有危险。”范若若眉头微皱,有些不解,“但这两年里太医院调理的极好,应该还能支撑几年。”

范闲没有做声,从怀里取出几张纸递了过去,说道:“太医院似乎没有这般好的手段,开出这张药方,能够将老院长的身体照料的如此好,甚至比费先生还要厉害一些。”

范若若接过药方细细察看,心头一惊,忍不住看了哥哥一眼,说道:“这是陈园里开的药方子?”

“是不是有些眼熟?”

“用药诊症,水准在我之上,十分准确,没有一丝多余……而且手法很熟悉。”

范若若轻咬下唇,知道哥哥让自己看这药方是什么意思。行医用药其实如同武道修行一般,各有流派,每味药用多久,针对何症,用何手法,只要是在医道上浸y久了的人物,总能嗅出些味道,更何况写出这几张药方的人,与范若若还有不浅的关系。

范闲闭着眼睛说道:“在青山上教你医术的那个木蓬是不是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北齐?”

范若若看着兄长点了点头,yu言又止。范闲知道妹妹在担忧什么,那位苦荷的入门弟子木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妹妹在医术上的老师,妹妹当然不愿自己的兄长对他出手。

“我谢他还来不及,怎么会对付他,我只是不明白,他身为天一道弟子,为什么要来南庆做这些。”范闲闭着眼睛,冷冷说道。

…………要查一件事情,最简单的便是当堂对质,当面质问,尤其是涉及不可告人秘密的问题。

在一个y天的下午,京都西城荷池坊这座龙蛇混杂的所在地,一位戴着笠帽的黑衣人,很直接地走上了一座二层小楼,悄无声息地进入,手掌一翻,一把黑sè的匕首幽幽然地探了过去,轻轻地横在一个人的脖颈上。

屋内阵设很简单,这人正在床边收拾包裹,似乎准备远行。他身上做着郎中打扮,此时感觉到脖子上的寒意,刺得他脖颈处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他叫木蓬,是苦荷入门二弟子,整个北齐医术最为jg湛的医生,两年前奉大师遗命,深入南庆,想尽一切方法靠近了陈萍萍,用自己绝妙的医术获得了陈萍萍的信任,又找了个借口,掩去了自己的身份。

他虽是位大夫,但苦荷的弟子岂有寻常人,能够被人悄无声息地借荷池坊喧闹声摸进门来,并且将刀剑横在自己的脖颈上,他知道身后这位刺客,一定是天底下最顶尖的人物。

木蓬没有回头,也不见他如何动作,便见一团粉末噗的一声击打在黑衣人的脸上,这一手y寒无比,极见功夫。天一道入门弟子,果然不简单!

粉末顺着笠帽簌簌落下,范闲闭着眼睛,没有闷哼,甚至没有呼吸,因为他知道这一蓬药粉里蕴着极可怕的毒素——一着失算之下,他并没有横抹黑匕,却是指尖轻轻一挑,将一枚毒针扎进了木蓬的颈后。

木蓬身体一麻,抢在身体僵硬之前,啪的一掌拍碎了包裹里的小瓷瓶,毒烟喷洒了出来。青布一晃,范闲的手从他身后如电探出,只用一块布便将那些毒烟拢于其中,一丝一缕都没有漏出来。

靖王爷在京都谋叛事后,变得愈发地沉默,除了为太后举国发丧时哭灵一场,他再也没有入过宫,兼职花农也再没有出现在众大臣们的面前。王府成了京都里最安静的地方,这扇大门只对寥寥无几的几个人敞开,其中自然包括范闲。

范闲偏着头将手指搭在靖王爷的手腕上,眉头微微皱着,片刻后松开手指,想了会儿后说道:“两年前染的风寒,早就好了,只是这脉象总有些不妥,却说不清是什么不妥。”

靖王爷一瞪眼睛,说道:“狗屁不妥,你跟着费介那老家伙能学到什么东西?滚开滚开,现成的青山名医不用,你拦在这儿做什么。”

青山名医自然指的是范若若,若若今天入府之后,显得格外安静,因为她心里着实有些不知如何面对靖王爷,此时听着这话,又被婉儿笑着看了一眼,知道躲不过去了,上前福了一福,然后认认真真地看起了脉。

范闲在一旁忍着笑,自去了一旁,靖王爷的身体在他和太医院的看护下,当然什么问题都没有,先前只是和王爷演了场戏,让若若放松些。

只是靖王爷看着范若若老怀安慰的模样,就像看见了李弘成正和面前这女子在成亲,笑的十分诡异,让范若若如何能够放松。好在范若若一旦将王爷当成病人看待后,神情便自然起来,半晌后皱眉说道:“哪里有不妥?王爷的身体极好。”

“我面相看着老,但其实身体不错,弘成这点儿随我。”

靖王爷眯着眼睛看着面前的姑娘,说道:“若若啊,你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如果换在别家只怕早就嫁了,也就是你这哥哥当年胡闹,把你送了出去。”

说到此处,靖王爷瞪了范闲一眼,旋即对若若温和说道:“得考虑一下了。”

范若若的脸倏地一声白了,回头去看哥哥,却不知道无耻的范闲跑去了什么地方,只将自己一人留在此间。

…………在王府另一处,林婉儿坐在范闲的身边,小声说道:“仔细回府后妹妹撕了你的皮。”

范闲蛮不在乎地耸耸肩:“我这妹妹从来不敢对我大呼小叫,哪像你。”

林婉儿如今已经生了儿子,最大的愿望解决,加上riri忙于处理范族及杭州会的事宜,忙碌的不行,倒渐渐养出些庄重富贵模样,身子更见丰腴。

只是这位郡主娘娘在范闲身边,却是永远也庄重不起来,听着这话,气的一咬牙,在他身上拧了一下,说道:“只知道拿言语来刺我。”

“活泛点儿好,你还是个小姑娘,何必去伪装什么当家主母。”范闲哈哈大笑道:“就是当年那个拿刀割喉的模样挺好。”

这是当年有子逾墙,登堂入室时的旧事,林婉儿听他说起,不由一羞,也忘了先前要说什么。倒是范闲斟酌片刻后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我去定州见了弘成,这两年我也派人盯着他,他当年虽然嬉戏花丛,可是如今已经不是那副模样,你说他和若若到底有没有可能?”

林婉儿看了他一眼,心想这世上也只有夫君这种人物,才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妹妹年纪已经这般大了,他才开始着急,当年是做什么去了?

“你不是说如果妹妹不愿意,你就宁肯她不嫁?”她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问道:“怎么又改主意了?难怪把她留在王爷那里。”

范闲有些头痛说道:“不喜欢当然不嫁,可问题是这世上到哪儿再去找个比弘成更好的男人?”

林婉儿听着这话,也有些替小姑子着急,开始皱眉苦想起来,看看京都还有什么好的人家,可是想来想去,想到小姑子的标准,竟是一家也找不出来。

这夫妇二人身份贵不可言,处理起事务来也是聪慧无比,但在某些方面却都有些憨气,也难怪当年在庆庙第一次相见,便王八看绿豆,对上了眼。想了半天,想不出个辄儿,林婉儿率先放弃,说道:“不嫁就不嫁,府上难道还怕养不活位姑娘?”

听着此话,范闲大乐,心想婉儿在自己的影响下果然渐渐改变,将要脱离万恶的封建思想。

他夫妻二人凑在厅房一角里眉开眼笑说着闲话,另一厢,思思和几个老嬷子正抱着孩子与柔嘉郡主凑在一处说话,柔嘉好奇地抱过宝宝,小心翼翼地抱着,看着婴儿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咯咯银铃般的笑声响彻厅内,场景十分快意自然亲切。

被笑声所扰,范闲从婉儿的耳边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看着穿着褚红sè石榴裙的柔嘉,眼睛眯了起来,明明是件有些俗艳的服饰,穿在小郡主身上,与她乖巧的xg情一衬,反而显得平添两分明媚。

小郡主已经不小了,当年那个含羞轻呼闲哥哥的十二岁小柔嘉已经变成了大姑娘,xg情一如既往地乖巧可人,身份尊贵,但服侍郡王,尊重姨娘,善待下人,在京都里的名声极好。不知有多少名门望族眼巴巴地瞧着郡王府,就等着府上开口。

柔嘉今年满了十七,按理早就应该定了亲事,只是宫里的皇帝陛下怜惜靖王一人在府孤苦,所以将这事儿拖了两年,但也不能老拖着——靖王爷一子一女,弘成年近三十,却仍然不肯婚嫁,躲到了定州,这女儿总得嫁人才是。

据范闲听到的风声,年后宫里便会给柔嘉指婚,据老戴讲,已经有很多国公府和大臣正在宫里暗自角力,都把眼光盯在了这门亲事之上。

虽说娶位郡主娘娘回家,会有诸多不便,对于ri后的前途也会影响,但柔嘉在京里的名声太好,没有人在意这个。至于前途,小范大人也是娶了位郡主娘娘,如今不一样是权柄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