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眼瞬间之无间

庆余年 猫腻 4966 字 9个月前

他忽然有些同情长公主,同情太子,同情二皇子,同情皇宫前那些拼命搏杀的庆国将士,他也开始同情起自己来,京都的交锋,猛烈到今ri这种程度,对庆国的国力将会造成多大的损害,难道那位生死不明的皇帝陛下真的没有算到?

四大宗师会东山,即便一袖一指之力,便可惊天动地,皇帝陛下真的还能活着?

他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险,花这么大的jg力,去做这么一件事?难道就真的为了一统天下?就只是为了万世之主的那个名头?

…………就在叶重宫典范闲三人刺杀秦老爷子的同时,一直显得有些沉默的定州中层将官,各自互视一眼,看出彼此眼神中的那丝绝决与惘然,这些将官也是直到入城之始,在暗中接到了叶帅和宫将军的密令,而为了保密,根本无法对下层的士兵进行动员。

然而在这一刻,叶家的定州军必须攻了,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叛军中营的异象。只是军士不是只会听命令的机器人,任何军队当他们要临阵反戈,而根本没有做过任何战前动员的时候,都会显得有些惘然。

前一刻还在准备攻打皇宫,后一刻却忽然要调转枪头去指向自己的战友,即便定州军队军纪再如何森严,只怕战斗力也会下降到一个极点。

好在定州军优秀的副将和那些知晓内情的中级将官们,极为天才地部分解决了这个为谁而战的问题。

他们将二皇子的亲信隔绝在外,将二皇子包围了起来,然后高喊着:“二殿下有旨!太子弑君弑父,猪狗不如,凡有庆国儿郎,均可起而攻之……杀!”

二皇子直到此时才发觉到异样,他的脸sè唰的一下白了,他不知道这些一直恭敬有礼的将军们,为什么会把自己围在中间,更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忽然下了如此荒谬的一道军令!

难道是岳父看着皇宫已开,想趁此机会除了太子,扶自己上位?二皇子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但看着自己的亲信被定州军击落马上缚住,他的心才寒冷了起来,知道事情……出现了自己和太子都意想不到的变化!

军令一出,定州军普通士兵的反应极快,向着秦家的部队攻了过去。有部分或许真是信了这道军令,以为太子谋刺的事情终于暴发,二皇子痛定思痛,决定替先帝报仇。而更多的普通士卒则是自以为是的认为,肯定是二殿下决定趁这个机会,向太子动手。

对于后一个判断,所有的普通人,似乎都是这般想的。

所有定州军的出击,终于成功地克服了所有战场倒戈里,最关键的军心问题,很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地开始了对秦家的攻击。

当然,这样一个匆忙地倒戈,终究无法发挥出定州军的真实实力。好在秦家的军队人数仍然较多,然而秦老爷子暴毙,秦恒已被荆戈一枪挑死,几名将军护送太子去了后营,而在前线的八名家将被范闲杀五伤三,真可谓是群龙无首。

一只军心稍稳的军队,去攻击一只没有将领指挥的军队,胜败并不难以猜测。

…………嘈乱的战场之上,除了定州本军外,没有几个人听到了叶家诸将的军令,仍然很多人在奋力的厮杀,即便不为杀敌,也要为了保存住自己的生命。

浑身是血的大皇子手舞长刀,杀开一道血路,虽然没有能够冲到叛军中营,却成功地与残存的黑骑会合在了一处。激战之中,他并没有看到范闲与叶重宫典同时出手的那一幕,以为自己已然到了末路。

鲜血从他的手上滴落,他的表情却是一片肃然,身为庆国皇子,他为这皇宫奋战至今,内心深处没有一丝悔意。

一阵如雷般的马蹄声音响起,一直在休养生息的定州骑军,终于冲杀了过来。

大皇子眼睛微眯,看了已然疲累到了极点的荆戈一眼,手中刀柄一紧,便要砍将上去!

然而……定州骑军却是自他们的面前一掠而过,根本没有出手,反而是狠狠地冲向了秦家的军队!

“杀!”

皇宫之前的广场上,喊杀之声震天价的响起,所有的人们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一幕,看着那些因为叛军换营,而处于相对有利位置的定州军,忽然像发了疯一样,冲向了自己的友袍,冲向了那些已经奋战了数个时辰,已经变得有些疲惫,而且没有任何准备的秦家士兵。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或许很长,或许只是一瞬间,上溯三十载,近看三两年。四周被真气震碎的木板碎屑,桌椅残片,簌簌落下,血水滴嗒,范闲缓缓地抽出锋利的剑,剑身与血肉的磨擦,发出十分凄惶的声音。

叶重松开了那双铁手,宫典咯着血站着了身体,秦老爷子圆瞪双目身体泡在血水之中,箕坐于墙壁之下,死未瞑目,双手虚张,似要抓住一些什么东西。

这位庆方的元老人物,终于死透了,死在了庆国开国以来准备最久,隐藏最久的一次y险谋杀之中。

范闲没有受一丝伤,但他却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冷,抬起头来,用一种极为古怪的眼神,看了右手边沉默的宫典一眼,看着这个自己十六岁入京后,遇着的第一位侍卫大臣,像看着一个怪物一般。

然后他转过头来,看了叶重一眼,重重地看了叶重一眼,恰在此时,叶重也正看着他,两个人的目光相交,没有什么火花产生,却各自带着一份了悟,洞然……以及试探。

范闲知道自己的赌博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完全成功——在皇城之上之所以敢赌,不是因为他已经掌握了什么内幕,而是当时摁住太后脚时,想到澹州祖母的那句话。

陛下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陛下心志之强大,非凡人所能想像,陛下没有弱点,所以范闲在面临绝境之时,根本不相信,皇帝会在京都一点后手都没有留,皇帝明明知晓京都的情况,怎么还敢赴大东山祭天?所以范闲要赌,赌叛军里会发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变化终于产生,叶家叛了——不,应该说,庆国史上最强悍的无间道,就此浮出了水面。

然而范闲在决定赌博的时候,依然无法说服自己,为什么叶家会忽然出手,直到他看到了叶重的眼睛里的那些东西。

所谓一眼瞬间,这一眼或许只花了一秒钟的时间,却足够范闲想明白了太多的事情,过往的时光,所有自己曾经怀疑过的问题,这四年里庆国朝堂里所有看上去显得古怪,从而证明皇帝陛下多疑,暴露出他缺点的一幕幕,都得到了一个完美的解释。

范闲只看了叶重一秒,却已经看穿了这几年来,以至十几年来的所有过往。

…………月前,大东山下,叶流云乘舟破浪而来,一剑自天外来,破礁石而入绝壁,仅剑柄存于壁外。其时范闲立于礁上,身受箭伤,侥幸沉海逃生。

年前,苏州城中,抱月楼上,叶流云戴笠帽而至,一剑倾半楼,为君山会出头,强行携走那位帐房先生。其时范闲破口大骂,身受内伤,幸而未死。

以叶流云之能,以大宗师之威,居然让范闲两次逢而不死。以此为线,看这庆国旧事,清楚可见。

两年前,悬空庙赏菊,宫典离奇失岗,一场针对庆国皇帝突如其来的刺杀,楼堂大乱,范闲身受重伤,叶重追而无功,朝堂震惊,陛下震怒,夺叶重京都守备师统领一职,遣其返定州,宫典下狱,侥幸身还。

两年零两月前,范闲于北齐上京城获知二皇子与叶灵儿婚事,心中大讶,暗道陛下意图逼叶重自辞其职,方可不涉皇子事中。

由此上溯直至八年之前,其时范闲十二岁,于澹州悬崖苦修霸道功诀,其时歌者流云来,以散手与五竹切磋,复驾半舟飘然远去。

…………当悬空庙事发生之后,范闲与陈萍萍曾经做过一夜长谈,心知肚明,皇帝陛下是刻意安排此事,借此打压叶家,除掉宫典禁军副统领一职,逼叶重离开京都。当时他与陈萍萍便有诸般困惑,认为陛下疑心太重,但又以为此乃皇权与大宗师之间的争轧,未曾细思。

庆国的皇帝陛下在处置叶家一事上,明显暴露出他多疑的弱点,并且用的这种手法虽然隐晦,却也失了堂堂正正之风。

然而此时的范闲想到了十二岁时初次见面的那位歌者,早已将这一切想的通通透透,也终于明白了……皇帝的多疑,皇帝的失策,竟是刻意示弱,通过与叶家离心,给天下的敌人增加出手的勇气!

八年了,范闲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四大宗师里,自己第一个见到的是叶流云。也从来没有去想过,为什么叶流云周游天下,却偏偏会去了澹州,如此轻易地找到了很多人想找却找不到的五竹叔。

五竹在哪里?天下人没有人知道,但有些人知道,范闲在哪里,五竹就会在哪里,而知道范闲真实身份的人,在当时的天下,只有陛下陈萍萍与范建三人而已。

分析至此,一应明白,叶流云赴澹州,自然是有人告诉他,叶轻眉的儿子在澹州,五竹自然也在澹州。

而告诉他这一切的,自然就是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