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清朗声说道:“里面一半是送给林家小姐,不对,应该是范夫人。她初来杭州,身边肯定没带足东西,这是给她预着的。”
他接着说道:“另一半,是给老师的孝敬,学生一直在苏州忙于公务,无法前去亲致孝意,还望小范大人替本官将这心意带到。”
范闲笑了笑,他前些天已经将要去梧州的事情通知了薛清,也写在了给陛下的信中,这才想起来,不论怎么说,薛清一定要重重地备份礼才是。
想通了这辄,便不再多言,范闲轻声说道:“我在杭州,大人有何吩咐,尽管来信。”
“不敢。”薛清笑着说道:“你也是钦差大人,吩咐是不敢的,不过总是有麻烦处。”
范闲随口应了两句,知道薛清早就盼着自己离开苏州,也不点破此事。
将要分别之时,薛清忽然开口问道:“小范大人,有一事,本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大人请讲。”范闲正sè说道。
薛清沉吟片刻后说道:“大人今年究竟……多大了?”
以江南总督的身份,不说什么贵庚之类的套话,而是直接用长辈的口吻问着。范闲呵呵一笑,说道:“十九了。”
薛清微微一愣,与传言中印实,反而让他有些不敢相信,忍不住摇头苦笑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钦差大人离城,华园顿时安静了许多。一直处于监察院与范闲强力威压下的苏州城,仿似是一ri之间就活过来了般,在确认了范府那黑sè马车队已经出了城门,苏州的市民们开始奔走相告,热泪盈眶,那个大jiān臣终于离开了,甚至有人开始燃放起了鞭炮。
当天夜里,江南路,尤其是苏州府的官员们也开始弹冠相庆,庆贺彼此再没有被监察院请去喝茶的苦处,至于那些已经倒台的官员,自然没有人再多看一眼。
…………苏州杭州隔的虽近,但范闲也不可能听到那些苏州市民送瘟神的鞭炮声,后来监察院的密探虽然有报告过来,但他也只是一笑置之。
一行人在杭州西湖边的彭氏庄园住了下来,回复到初至江南的时光之中,范闲却是屁股还没有沾地,便问道:“夫人到了哪里?”
有下属禀道:“似乎是有些什么阻碍了,还有沙州。”
范闲微微一怔,心里涌起一股不安,想了片刻后,也不多话,领着七名虎卫驰马往沙州而去。
暮sè便至沙州,范闲因为心中忧心婉儿,舍了惯坐的马车,直接骑马而至,进沙州城时,觉得浑身上下便似是散了架一般。
而他身后的那些下属与虎卫更是面sè惨白,险些累倒在了这一ri疾行之中。
十几匹骏马碾破了沙州入夜后的清静,直接来到了一处庄院之前,这处庄院便是当初江南水寒在沙州的分舵,如今自然早已被监察院征用了,稍加修缮之后,便成了范闲名义上的私邸。
范闲翻身下马,也不理会门口那些下属的请安,直接往院里闯了进去。
将要入内宅石阶之前,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正是藤大家媳妇儿。范闲皱眉问道:“怎么了?”
“少爷?”藤大家媳妇儿眼中闪过一丝喜sè,“您怎么来了?少nǎǎi没事,只是在屋里休息。”
范闲却不信她,按理讲,婉儿今天就应该到杭州的,被耽搁了只怕是身体上出了什么问题。他急匆匆地推门而入,像阵风似地掠到床边,一反手掌风一送,将木门紧紧关上。
他望着床上卧着的那位姑娘家,看着那张熟悉的清丽容颜上的那丝疲惫,忍不住心疼说道:“身子不好,就慢些走。”
林婉儿笑盈盈地望着他,说道:“走慢些……你就多些时间快活?”
范闲一怔,笑道:“哪儿来的这么多俏皮话?”说话间,他的手指已经轻轻搭在了妻子洁白如玉的手腕上,开始为她诊脉。
范闲最担心的,便是婉儿的身体,毕竟当年染肺疾数年,虽说这两年里自己一直细心调理着,而且又有费介老师亲配的药物,可是毕竟婉儿的身子骨弱,怕禁不起路上的风寒。
手指轻轻搁在婉儿的手腕上,范闲的脸sè渐渐慎重起来,尤其是触手处的感觉,让他心头微惊——婉儿怎么瘦成这样了?
“你停了药?”感觉到脉象有异,范闲像触电般收回手指,吃惊地望着妻子,眼中满是关怀与不解。
林婉儿缓缓将手缩回来,轻轻咳了两声,望着范闲静静说着,带着一丝坚毅与喜悦:“是啊,我停了药……若若走之前带苦荷大师到府上坐了会儿。苦荷大师说,费先生的药太霸道,婉儿如果想生孩子,就必须把这药停了。”
chun风不关风月,暑风也不关,只是那些或cháo湿或清明或闷热的空气,在进行着不停地自我揉弄,然而身处空气中的人们却会因为天地的揉弄而生出些应景的情绪来。
“就算挑明了又如何?莫非庆国皇帝陛下就会相信你的表态?”海棠穿着一件淡青sè的单衣,衣裳上毫无新意地缝着两个大口袋,双手毫无新意地插在口袋里,她望着范闲笑吟吟地说道。
范闲微微偏头,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让姚太监将江南的一幕一幕传回京都,让朝中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选择了老三,这种抢在皇帝选择之前就站队的作法,如果换成以往,范闲定是不会犯这个忌讳。
但今时今ri不同,范闲手中权力太大,所以他要向皇帝表态,自己对于那把椅子是一点兴趣也没有。
可问题也正如海棠所说的,皇帝凭什么相信自己?就凭老三?老三毕竟还是个孩子,待皇帝百年之后,范闲如果拥戴老三上位,以他手中的权力以及身后的背景,随时可以把老三架空,摄摄政,垂垂帘什么的。
“陛下身体康健,chun秋正盛。”范闲低下头轻声说道:“以后的事情太长久了,我总不能老这么孤臣孤下去,而且老三是他放在我身边的,我就顺着他的意思走走,至于……会造成什么后果?”
他的眼睛眯了起来,看着身前的这抹瘦湖,看着湖上的淡淡雾气,轻声说道:“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海棠打了个呵欠,捂着嘴巴问道:“什么问题。”
“我这次站出来,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给京中那两位皇兄一些压力。”范闲笑眯眯说着,他口中的两位皇兄自然是太子与二皇子,“我是真的很想逼他们狗急跳墙,不然老这么磨蹭,我那丈母娘又不知道到底有多高,是不是究竟有几层楼那么高……”
他摇摇头:“总是不想再等了。”
海棠心头微动,侧脸望着他:“真打算摊牌啊……”
范闲笑了笑,说道:“问题还没有说完呢。我是想逼那哥俩狗急跳墙,可是陛下呢?他让老三跟着我下江南,就一定会想到ri后的局势会发展成这样……老三又参合了进来,他的态度如此暖昧,太子怎么好过?二皇子如今上不成,下不成,也不可能就此算了……难道,咱们的皇帝陛下,也是想逼自己的儿子造反不成?”
说明了这个疑虑,他心里的寒意稍舒缓了些,随着一声叹息吐出唇去。
海棠低首说道:“即便帝王家无情,可是终究是做父亲的,何至于如此摆弄自己的亲生儿子?”
范闲点点头:“这便也是我所不解的。”
“恭喜。”海棠忽然开口说道。
范闲异道:“何喜之有?”
“既然你与贵国皇帝的想法如此相似,那年后的那场局……自然是你胜了。”海棠轻声说道。
范闲想了会儿,轻声道:“看来,你对我家那皇帝的信心,甚至比我对他的信心还要充足一些。”
“因为你是南人。”海棠淡漠说道:“因为你入京之后,庆国皇帝一直表现的有些沉默,所以你没有感受过他的可怕。当年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领军三次北伐,以一偏远庆国,将堂堂大魏打的四分五裂,打的天下诸国噤若寒蝉……这等手段,这等恐怖,我站在你的立场考虑,自然对他极有信心。”
“贵国君主乃一代雄君。”海棠很直接地称赞异国的皇帝,“这两年,雄狮不是在打盹,只是在眯着眼睛消化着腹中的食物,可是如果真的有人敢稍微试着触碰他的地位,他的眼睛便会睁开,会毫不留情地将敌人撕成无数碎片。”
范闲沉默了下来:“其实……我明白。所以这件事情我想我来做,不想他来做。”
“说到底,你依然是个多情之人。”海棠似笑非笑望着他:“虽然你惯常喜欢将自己的慈悲掩藏在自私的幌子下,可你依然是个多情之人。如果庆国皇帝最后暴怒出手,一定是血流成河,你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所以你想自己来做……将这件事情的破坏力压制到最小。”
范闲低下头,默认了这个说法,不论他与信阳长公主与太子与二皇子有再多的仇怨,可长公主毕竟是婉儿的亲生母亲,那个可爱的叶灵儿也成了二皇妃……关于那把椅子的战争,一旦爆发,必将祸延家族,范闲在很多方面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但也不想让京都的城墙上挂了几千个人头,让污秽的血打湿了城墙。
那个与自己极为相似的二殿下,笑的那般羞,变chéngrén头之后还能那般笑吗?
如果是皇帝与自己获胜,叶家怎么办?叶灵儿怎么办?
对于范闲来说,这都是问题,而对于那位皇帝陛下而言,这都不是问题。所以范闲强烈地奢望能够获得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动权,可是……海棠轻声说道:“你也应该明白,单凭你,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你的那些敌人,还有很多力量可以超出你的应对。针对那些人,庆国皇帝有他自己的安排,不需要让你代劳,归根结底,如今的你只是他手中最利的那把剑,他却是握剑的那只手。”
范闲知道她说的是君山会,沉默着点点头。
“还有太后。”海棠微笑着说道。
范闲却从她眸子里的笑意中发现了一丝黯然,忍不住咕哝道:“两个太后都很麻烦。”
海棠很明显不想继续那个无解的话题,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他腰畔的那柄古剑之上。
“王启年送来的。”范闲迎着她的目光解释道:“听说是当年大魏末代皇帝的佩剑。”
海棠并无异sè,似乎早就知道了这把剑的来历,声音清清冷冷说道:“当心引起太多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