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离前骚(下)

庆余年 猫腻 9430 字 9个月前

初六,访陈园。

初七,京都万人出游,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范闲带着老婆妹妹柔嘉叶灵儿四大小姐横行京中,好生快活。

初八,午,国公府有请,昏,范氏大族聚会,范闲成为席上焦点。

…………一过正月十五,范闲离京,一行人来到了京都南方的船码头上。这条河名为渭河,流晶河正是灌入其间,渭河往南数百里,便会汇入大江,沿江直下,便会到了繁华更胜京都的江南。

范闲按照与陛下商议好的,对外只是说回澹州看望祖母,然后才会下江南,一来一回,在外人算来,他至少要到三月的时候,才会到苏州,却没有人想到他会提前就到。

今天离京,范闲没让任何人送,包括院里相熟的官员,朝中的官员,没有料到,太学的学生竟然提前知道了消息,都跑到了码头上来。

范闲在太学任职不久,但向来极为亲和,去年chun闱时花了大量银钱,安排了无数穷苦学生,又揭了chun闱弊案,为天下读书人张目,至于什么殿前诗话,大家赠书之类的名人逸事,所有总总加在一起,让他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高而不远,名声极佳。

而他入监察院任提司之后,很是处理了一些贿案,在整风之余玩起了光明一处的小手段,所以并未因监察院的黑暗而导致自己的光彩有太多削弱。

至于后来的身世之案——说来也是奇妙,其实读书人往往自命清高,不以家世为荣,但当他们真知道了自己这行人中的佼佼者,那位诗家小范大人,居然拥有如此光辉灿烂的来历,士子们的心中竟没有半点抵触,反而生出些酸腐不堪的与有荣焉感!

官又如何?商又如何?咱们读书人……的头儿,也是位皇子啊!

码头上,不论是教员还是太学学生,当此离别之景,都生出些惜惜之感,一时间,码头上下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最终范闲连饮三杯水酒,才算回了诸位生员殷殷厚情,此时场景甚是热闹光彩,想来不多时便会传遍朝野上下。

好不容易劝走了众人,范闲轻轻握着婉儿的双手,细细叮嘱了无数句,又说来richun暖便派人来接她,这才止了婉儿的眼泪珠子。婉儿看着远方离去的士子们,忽然嘻嘻笑着取笑道:“是你通知的?”

范闲厚脸皮也微红了一下,解释道:“满足一下他们的美好愿望。”

他扭头望去,只见妹妹却躲在家中丫环嬷嬷的身后,垂头无语,却是不肯上前,明显是在偷偷饮泣。看着那丫头瑟缩模样,范闲不知怎的心头便是无来由地怒火上升,扒开送行之人,来到了若若的面前,大声喝道:“哭什么哭呢?”

范若若没有料到兄长竟是直接来到自己身前,唬了一跳,赶紧揩了眼角泪痕,吃吃说道:“没……没……没什么。”

她骤然想着,已经十几年了,哥哥从来没有这般凶过自己,怎么今天却这么凶狠……到底不是自己的亲生哥哥,果然对自己不如当年般温柔了,一想到此节,本是淡雅如菊的一位洒脱女子,竟是止不住悲从中来,眼泪夺眶而出,却又倔犟地咬着下唇,竟生出几分说不出的悲壮感来。

范闲看着妹妹这模样,气极反笑,咬牙切齿,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身旁的下人们也赶紧让开,不敢呆在这二位范府主子的身边。得亏此时婉儿过来,搂着若若不知道低声安慰了多少句,又说范闲离京心情不好,才会如此凶,若若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范闲凶,只是见不得妹妹伤心与刻意躲着自己,这十几天的火憋的厉害。见着妹妹犹有余悸地望着自己,他在心底叹了口气,放柔声音说道:“我凶你理所应当,我是你哥,你是我妹,我若不凶你,你才应该伤心。”

若若也是冰雪聪明之人,一听这话便明白了所谓亲疏之说,若兄长不将自己当亲生妹子,又怎么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来凶自己?姑娘家想通了这件事情,这才眉梢露了丝喜意,对着范闲说道:“那……那……那妹妹见哥哥远行,伤心自也难免,你凶什么凶?”

她将脸一仰,理直气壮说道。

“哈哈哈哈。”范闲终于笑了出来,知道妹妹心结将解,满心安慰。

…………“少爷!再不走就要误时辰了!”

码头旁边的大船之上,大丫环思思叉着腰,站于船头大声喊道。范闲下江南,身边总要带几个贴心的随从,思思打从澹州便跟着他,当然是首选。这位姑娘家一出范府,便回到了澹州时的辰光,整个人都显得明亮了起来。

婉儿看着她高声喊着,不由笑道:“相公你真是宠坏了这丫头。”

范闲笑了两声,在妹妹耳旁轻声叮嘱了几句马上就要传入京都的要紧事,又惊世骇俗地当众将婉儿抱入怀中,恶狠狠地亲了两口,这才一挥衣袖,登上了河畔的那艘大船。

正所谓,我挥一挥衣袖,要把所有银子带走。

———————————————————————小范大人今ri离京,早已成了京都众人的谈话之资,不论是酒馆茶肆,还是深宅大院,都在议论着这件事情。

被软禁在王府之中的二皇子,一面听着属下谋士的回报,一面叹息道:“这厮终于走了。”

谋士无谋,恨恨说道:“亏他走的快,不然一定要扒了他的皮,为殿下泄恨。”

二皇子正蹲在椅子上舀冻nǎi羹吃,闻言皱眉,良久无语,自嘲地笑了笑,幽幽说道:“难怪一直有人说,本王与范提司长的相像……原来其中还有这等故事……不过像归像,我却不是他的对手,这一点,你们要清楚。”

他跳下椅子,看着院外ziyou的天空,面上浮现出甜美的笑容:“这厮终于走了……感觉真好,就像是谁将我背后的毒蛇拿走了一般。”

京都之外三百里地,一个长的有些夸张的队伍,正缓缓向西面行进,信阳离宫中的女子,正行走在回京的路上,她不知道自己的女婿也选择在这一天逃离了京都,对于自己善意地表达和尝试进行的议和之手,对方的反应居然是避之不迭。

外三里那座庄严的庆庙内,一个极为荒凉的场坝中间堆着高高的干柴,正在雄雄燃烧着,火势极旺,烧得里面的物事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皇帝背负着双手,冷冷望着柴火垛,望着里面正在逐渐化作黑烟的那具躯壳。他的身后,庆国大祭祀保持着苦修士的镇静,眼中却浮现着恐惧。

庆庙之外,小太监洪竹正与侍卫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他明天就要被调到皇后宫中任首领太监,今天应该是最后一次服侍陛下。

…………数ri之后的渭河上,范闲立于船头,久久沉默,峭寒的河面扑面而来,却吹不进他身上名贵的裘服。

他人已出京,情报却依然绵绵不断传来,长公主派了许多前哨入京,而且让老嬷子带了许多信阳的特产入范府,名义上自然是给婉儿的,看来那位丈母娘在利用无功,刺杀徒劳之后,终于承认了范闲的力量,开始婉转地修复母女间的关系。

这只是末节,不属于陈萍萍所教导的天下眼光之内。

真正令范闲感兴趣的,是庆国大祭祀在多年之后回国,却因为在南方的苦修耗尽了jg血,老病不堪死亡的消息,同时知道洪竹被调往皇后宫中任首领太监,他有些失望,又有些高兴。

他的学生史阐立用手遮着眼睛,挡住凌厉的河风,来到他的身边请示道:“老师,先前船上校总说,依眼下的速度,明ri便能过颖州,再过些天就进入江南路的地界了。”

江南一行人,在离京不远处的监察院秘密船坞里换了船,众人如今坐的船,是一般由水师舟船改装成为的民船。

迎着河风,似乎隐约可以看到江南的如画湖山,范闲微微一怔,点点头,笑着说道:“小史,虽说江南的美女正在等着你去关怀,但不要太着急。”

史阐立面sè一窘,抱月楼的生意要扩展到江南,所以他和桑文都要去,桑文能拖到三月,他身为范闲门生却是不敢拖,一想到当年同福客栈里那几位好友,同学,如今都在江南任一方官员,自己却要变成天下知名的ji院老板,心中滋味着实有些不大好过。

天寒地冻行于河上,确实有些恼火,桑文有福气被陈院长留着,另一人的福气就不大好,硬生生被自己的父亲严令出宫,不用再等到chun暖花开时。

三皇子畏缩地掀开厚厚船帘,望着范闲说道:“司业大人,吃饭了。”范闲之所以有资格教育皇子,便是因为他如今还有个太学司业的身份,所以三皇子以此相称。

范闲回过头来,望着那个仈jiu岁大的孩子,笑容里带着一股子y寒:“那殿下的作业做完没有呢?”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chun,又是一年一度的新chun佳节毫无疑问,并不延迟,很没有新意的到来。

今年冬天范闲大部分时间没有呆在苍山上,加上后来出了那些事情,吓得婉儿和若若也都跑回了京都,人到的齐,只差了范老二一个,所以范府好生地热闹了一番。

府门前的红纸屑炸的厚厚地铺了一层,就像是大喜的地毯,空气中弥漫着烟火的味道,有些薰鼻,有些微甜,大厨房小厨房里的大鱼大肉,更是让主子下人们都觉得,这生活不要太幸福,得亏少爷抓的消滞之药十分管用……三十的晚上,宫里赐了几大盘菜,还有些小玩意儿。范闲没怎么在意,只是在房间里与妻子妹妹进行着艰难地谈话,在稍许解了二姝之惑后,不等两位姑娘家从震惊与无穷困惑之中醒来,便领着二人去了前宅。

一顿年饭草草吃完,一家子围在了一起打了几圈麻将,范闲趴在婉儿的身后抱膀子,时不时出些馊主意,成功地输给两位长辈不少银子,又刻意拣前世的经典笑话说了几个,终于缓解了些桌上的怪异情绪。

第二ri大年初一,守夜之后的年青人们挣扎着醒来,到前堂行年礼。

范闲一点没有马虎,实实在在地双膝及地,在众人怪异的眼光里,平静如常,向父亲大人叩了三个响头,砰砰砰三声响,额头与地面亲密接触着。

范老爷子捋须轻笑,说不出的安慰。

姑娘妇人们出去揉汤圆玩了,年初一的前宅里就只剩了些光棍,范闲走到父亲身后,轻轻给他揉着双肩,自从流言传开之后,也许是破了心头魔障,范闲不再将自己隔于纱帘之后,开始表露身为人子应有的情感,父子二人间的距离,反而要比以往显得亲切了许多。

户部尚书范建一面养着神,一面享受着儿子的服侍,问道:“思辙在那边怎么样?”

范闲恭敬回答道:“还成,王启年是个机灵人。”

范建微微一笑说道:“你在北齐熟人多,对于这点我是放心的。”他忽然摇了摇头,有些莫名其妙说道:“说来也怪,我看安之你对北人倒是不错,可别忘我们两国之间有死仇不可化解,某些时候可以利用一下无妨,但不可以全盘信任,尤其是不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范闲微微一怔,不知道父亲是不是猜到了什么,呵呵一笑,解释了几句。

范建忽然关心说道:“费老给你治伤,如今怎么样了?”

范闲不想让父亲担心,便没有说出真气流散的实情,点头应道:“好的差不多了,再调养两个月,应该就不用担心。”

“还要两个月?”范建皱眉道:“江南不比京都,山高河深皇帝远,你如今身体又不如以往,万事都要小心,切不可再如这两年一般事事争先,一旦动手,就非要制对方于死地……但凡能容人之时,暂且容他,不急在一时。”

范闲听出父亲话语中的担忧,也知道长辈是提醒自己。

在京中的争斗,范闲下手向来极狠,即便面对着长公主与二皇子,他也没有退却过,一昧手狠胆壮。只是去了江南,面对着那些封疆大吏,深入到江南世家的大本营,虽然从权位上看似没有人能撼动自己,但没有父亲与陈萍萍这两座大山在身后,自己做事应该要更圆融一些。

父子二人就年后的事情交换了一下意见,针对长公主入京之后,会对朝局带来怎样的变化,也做出了足够细致的分析。范建提醒范闲,应该注意一下年后便会入阁的胡学士。范闲不明白父亲专门提到那位大家是什么意思,但仍然将那个人名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范建轻轻拍拍肩头那双稳定而年青的手,微笑着说道:“看来陛下是真准备将监察院交给你,ri后你在院中,他总要在朝中找一位声名地位都能与你相对应的文官,这是为将来准备。”

胡学士当年领一世文风之变时,不过是名二十出头的年青人,如今大约四十多岁,在天下南方文名之盛,在范闲出世前,实是风头无二,只是这位仁兄近年来官运颇为不顺,在七路中颠沛流离,位高而无实权,今番入京便执门下中书,也算是朝廷的重用。

范闲笑着摇摇头,心想自己又不打算过多干涉朝政,更不会去撩动那位胡学士,想来他也不会主动来招惹自己。

父子二人又闲话了几句,范闲想着今天族中还要祭祖,试探着问了一声。

范闲回头望了儿子一眼,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心想这孩子有这份心已是极难得的事情,但是他能表露心迹,自己却不能让他的名字录入族谱,毕竟还要顾忌宫中那位的脸面。

范闲也只是试一下,看看有没有这种可能,见父亲反应的很直接,便知道自己依然是在痴心妄想,心里便觉得有些不舒服。

…………上午的太阳,暖洋洋地照在范家花园之中,包括范尚书、柳氏、若若在内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去了田庄所在的范族祠堂,连带着管事,嬷嬷,丫环也去了一大批,此时前宅后宅便只剩下了不多的人,显得格外安静。

“我知道你想去。”婉儿坐在他身边轻声安慰道。

范闲正在看书,澹泊书局印出来的第一批《庄氏评论集》,名字是范闲取的,字也是范闲题的,据七叶说,销量极为看好,回笼的资金远比想像的快,尤其是北齐朝廷一次xg订购了一万本,让范闲的荷包再次鼓囊囊了起来。

听着妻子的话语,他微笑着抬起头,随意将书放到一边,嗯了一声:“怎么?担心我想不开?”

婉儿笑道:“你怎么就不担心我想不开?”

范闲轻舒双臂,将她搂入怀中,贴着她微凉的脸蛋儿,关切问道:“最近身体怎么样?”

婉儿误会了他在说什么,搁在他肩上的脸颊略现愁容,说道:“还没有动静。”

范闲哈哈笑了起来,说道:“谁关心那没出世的女儿?我只是问你的身体状况如何,费先生给我治病用的是治牛的法子,如今我开始有些怀疑他的水准了。”

“身体没有什么问题。”婉儿想了一想,好奇问道:“为什么是女儿?”

“女儿好,不用立于朝堂之上天天干仗。”范闲笑着说道,他的思维,与这个世界上的人,当然有极大的差别。

林婉儿略拉开了些与范闲的距离,指着自己的心口处,嘻嘻笑着说道:“姑娘家也不好,嫁个相公还不知道相公究竟是谁……这里不好受。”

范闲的手老实不客气地向妻子柔软的胸脯上摸去,正sè说道:“我来看看问题严不严重。”

夫妻笑闹一番,却没能将那事儿全数抛开,婉儿幽幽说道:“……谁曾想到,你竟是……我的表哥。”

“不好吗?”范闲微笑着说道:“林妹妹,叫声闲哥哥来听听。”

婉儿啐了一口:“呸!你又不是宝玉。”

范闲一想也对,自己比贾宝玉可是要漂亮多了,眼珠子一转,便出了屋,婉儿不知道他去做什么,好生好奇,不料没一会儿功夫范闲便回了屋,只是……身上套着件下人们都不常穿的破烂衣裳!

林婉儿一看他这身小乞丐般的打扮,顿时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范闲瞪着双眼,张着大嘴,憨喜无比说道:“表妹……啊嘿嘿,啊嘿嘿……俺终于等着你了!”

林婉儿一愣,心想相公怎么忽然发疯,难道喊自己表妹这样很好玩?迟疑问道:“表妹?”

范闲傻呵呵笑道:“唉,我是你表哥,洪七啊……”

…………林婉儿傻了,听着相公cāo着一口胶州口音说胡话,半天不知道应该怎么接话。范闲看着她的反应,也自心灰意冷,低头像个战败的士兵一般,出门将衣裳换了回来。

“相公,你先前……是做什么呢?”

“东成西就模仿秀。”范闲苦着一张脸。